第四章 贪婪之九十年代(第1/37 页)
在人的信仰和人的现实利益占有权之间架设桥梁,有如在教堂和国会之间铺展红地毯。人的价值观念取向的单一,无论精神的抑或物质的,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代人而言,都是原始的存在。
一、“官二代”是如何垮掉的?——中国高干备忘录
周北方乃是首都钢铁公司前任“第一把手”周冠五的二儿子。
周冠五在北京、在全国冶金系统是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候补委员。自从1993年邓小平去首钢巡视了一次以后,他又似乎是一个有着硬邦邦背景的人物了。亦即老百姓所说的“通天”人物了。其实那也算不得什么非同小可的巡视,不过就是走走,看看,说了些话而已,却被某些人存心、某些人无意地传播得神秘兮兮的,沸沸扬扬的,在当年的中国,仿佛成了一件莫测高深的大事。
巡视的结果,据说是使我们的一位副总理,不得不被动之极地亲率十来位部长,也在邓小平巡视后去首钢“现场办公”,对周冠五直言相问:“那么你对中央还有些什么特殊要求?只管开口提吧!”
——我的首钢的朋友们是这么告诉我的。
于是周冠五既不但“通天”,而且似乎就要改姓了似的。
周北方那时已是首钢的什么对外贸易公司的总经理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揽首钢对外贸易的完全的实权,也是首钢的一大块最重要的权力。能够直接“领导”他的那唯一的人,正是他的父亲周冠五。恰如大邱庄的禹作敏才有资格“领导”自己的也当什么总经理的儿子一样。
周北方当年也曾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即世人统称为“北大荒知青”中的一个。我不太清楚他在北大荒究竟待了几年,我认识他是在知青返城以后,具体说来,是在1989年。
那一年,北京当年的北大荒知青们发起了一次“北大荒知青十年回顾展”。我是组委会成员之一,周北方也是。搞“回顾展”,当然需要资金。资金要靠向社会各方面拉赞助。我至今并不清楚当年究竟拉了多少赞助。我在这方面毫无能力。我只参与形式和内容的审定与策划,绝大部分解说词是我写的,而北方的贡献则大概在拉赞助方面。当然也非是他个人赞助,他当时已是首钢某公司的副总经理了,已经可以个人做主批一笔赞助款项了。
北大荒知青们因为当年精神上担负着“屯垦戍边”的使命,而且按军队建制组编,故彼此视为“战友”。不管当年认识的不认识的,间隔着团或间隔着师的,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