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9/10 页)
才顺利封了子爵,若是贾政一直没什么建树,贾代善也没有太大的功劳的话,荣国公这个爵位降三等袭爵,也就是个子爵而已。
爵位不好升,子爵上头就是伯爵了,没个军功,谁也不服气啊,因此,圣人大笔一挥,给了贾赦一个封号,以后叫贾赦不用叫贾爵爷了,应该叫顺平县子了。
多个封号对于贾赦来说,真的是可有可无,原本他是想要把功劳还给张家的,结果老丈人那边坚决不肯,当初在良种的问题上已经占了贾赦很大的人情了,如今再占了贾赦的功劳,张家这边却是真的过意不去了,何况,过犹不及,张家如今已经稳定下来了,再有别的功劳,不仅不是锦上添花,说不得反而是祸患了。
贾赦想想也是,对于帝王来言,功高难赏一直是一个难题,多少人最后抄家灭族不是因为他不够忠诚,不够能干,完全是因为四个字——功高震主!
张家从来遵循的就是中庸之道,并不喜欢出风头,若非之前贾赦真的说服了自家老丈人还有老丈人他爹,他们连之前那个便宜也是不肯占的。只是张家之前的的确确是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稍有不慎,便有覆亡之忧。
如今,张家几乎是无欲无求了,看得更加分明,太子虽说依旧得chong,但是圣人对太子的戒备之心却是愈发重了,太子已经是人到中年,儿子都到了快能办差的年纪了,圣人却还是拘着太子,宁可叫太子去宫学给弟弟还有宗室子弟讲学,也不肯叫太子与朝臣有多少交往。
东宫有詹事府,按理说就是个小朝廷,结果呢,不等太子真的跟这些人有点君臣关系,那些人要么被调离,要么就被问罪,久而久之,即便是詹事府的人,也不敢跟太子有多亲近了。
张家老太爷这个太子太傅,其实前几年就说要告老还乡了,只是圣人一直不肯批复,张老太爷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干,他原本不是没劝过太子,太子如今的处境,能做的无非就是无为而治,只要做个孝顺儿子就可以了,只是太子如何肯,一个太子,一个储君,若是做个应声虫,只知道符合父皇,这样的太子做着又有什么意思!
何况,太子不是一个人,这么多年,哪怕圣人将他身边的人弄走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依旧有不少人依附在太子身边,其中,又分为两种,一种就是那种愚忠的,他们脑子一根筋,觉得太子是元后嫡子,法理上天然的继承人,他不做太子,不做储君,其他谁做他们都不答应。
另外一种呢,却是想要巴着太子要好处的,这世间,开疆裂土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