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恤儿子(第2/3 页)
你们老师不是说,考卷要发给家长们看看的吗?”——我这么问,是因为我凭着大人的社会经验,开始起了些疑心的。
“又不发了。”
“为什么?”
“不知道。”
“你自己怎么想?”
“我……怎么想也没用了……”
我说:“儿子,听着。如果你希望进一所较好的中学,爸爸是可以试着办一办的,只不过这太违反爸爸的性格。但爸爸从来没给你开过一次家长会,觉得很愧疚,也是肯在你感到需要时……”
“爸你别说了!我不怪你。我去北医大附中就是了。”看得出,儿子是不愿使我这个“老爸”做什么违心求人之事的。
然而儿子连北医大附中也没去成。第二天他接到同学打来的一个电话后,伤心地哭了。他被分到了一所仿佛是全市最差的中学。
我说:“别哭,也许是不一定的事儿呢!”
发榜那一天,结果却正是那么一回事儿。只不过他拿回了小学的最后一份“三好学生”证书。
于是该轮到我安慰他了。
我说:“哪怕最差的中学,只要学生自己努力,也是有可能考上最好的高中的。你难道没有信心做一名这样的中学生?”
他流着泪说:“有的……”
于是开学那一天,我亲自送他去报到……
但是他的“干妈”们,和一直关心着他升学去向的我的朋友们,获知消息后,一个个都感到十分意外了,纷纷登门了——有的严厉地批评我对子女之不负责任,有的“见义勇为”地向儿子保证着什么……
在正式开学的第三天,儿子转入了一所重点中学——这是我根本没有能力扭转,也不知究竟该怎么去办的事。全靠别人们的热心……
如今,上了重点中学的儿子,仅仅一年,性情彻底变了,也成了家中最没有“业余时间”的成员——早晨我还在梦乡之中,他就已经离开家骑着自行车去上学了。晚上,妻子都已经下班了,儿子往往还没回到家里。一回到家里,就一头扎入自己的小房间,将门关起来。吃过晚饭,搁下饭碗就又回到他的小房间……
有一次我问他:“在同学中有新朋友了吗?”
他摇头,摇过头说:“都只顾学习,谁跟谁都没时间建立友谊。”
倒是他小学的同学们,星期天还常一伙一伙地来找他玩儿。瞧这些个小学的学友们在一起那股子亲密劲儿,我真从内心里替孩子们感到忧伤——缺乏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