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十三街风云起(第2/5 页)
过两家之间的渊源,有些问题倒是可以从他这里了解些信息。
这吴家做的还是传统的中国特产,这主要受益还是从洋行低价获取洋货,然后贩运到内地和批发给下一层的商家,跟着吴掌柜在店里转了一圈,秦铠突然问道:“吴掌柜,有没有想过生产洋货?”
这话一出,跟在他后面的何勇更是吃惊不小,他心中难免打起鼓来,他们何家现在做的香皂生意,可绝对是打着洋货的牌子,而且这套路都是秦铠指点的,在香港码头由何家出面开了一间皮包公司,所有货物经由那里出来,以这时代的追踪技术,绝对无法识破这种后世常用的出口转内销的策略。
吴掌柜倒是神sè平静的很,心中反而认定秦铠根本不懂这洋货的规则,这时代的商人那个没想过自己仿制,但是让这些人无法想象的是,哪些西洋货物若是本土生产的话,首先是技术上根本行不通,国内这些有学问的老爷们,让他们弄篇八股倒是在行的很,谈到西洋技术,一个个都跟白痴似的。
其次是即便从西洋人那里进口了机器,可惜国内能弄到的原料根本不合格,若是向洋商购买原料,刨除人工和机器的损耗,一般情况成本都能比直接购买成品多上五成。这种情况下,若是还有人提出生产的话,基本是脑子烧坏的。
听了吴掌柜的解释,秦铠也有些好笑,确实,以这时代的国民教育,根本培育不出真正的科学家,哪些睁眼看世界的先驱,基本都是自学成才的,就连洋务运动的发源地――江南制造局也无法摆脱这个怪圈。
上海洋枪局购置了德国的先进设备,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而且还有十数年实践培训出来的产业工人,但是,到目前为止,只能生产老式的前膛毛瑟枪,而且每支毛瑟枪的成本是直接购买原装德国毛瑟枪的一倍,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听了吴掌柜的话,秦铠倒也颇有感触,不过自己这一步步走下去,实现工业救国的目的,就必须要尽早打下这产业工人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这些商人的积极参与,而最佳合作的对象,正是这些被这时代百姓和官员称之为二鬼子的洋务商人。
他安静的听完吴掌柜的陈述,微微一笑,问道:“吴掌柜,不知道你以为现在洋货中最赚钱的是那些生意?”
“西洋货的小五金和金属原料、洋油、洋布、大烟,其中尤其以洋布和大烟份额最重,”吴掌柜倒是一点没隐瞒,这倒是跟秦铠熟知的历史基本吻合。西方的工业化造成了产品成本骤降,而远东的这个巨大的帝国、四万万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