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4 页)
……”
永平帝知道他说的在理。这天下最难测、最难收服的就是人心。如今楚承昭能便宜行事,靠的是他这当祖父的余威。但若是等他去了,朝中和天下人难保不会调转过来,变一副脸孔。而且现在大皇子确实是歇了夺嫡的心思,站到了楚承昭那边。但二皇子、四皇子和七皇子倒也不是吃素的,能被楚承昭压下去一时,却不一定会被他压一世。他们三人羽翼丰满,心狠手辣,若是真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使早怎样的手段。
最实际、最有利的办法,还是楚承昭做出功绩,让众人打心眼里服气他这个储君。到时候就算二皇子他们再有动作,天下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们淹死。
但知道是一回事,同意又是另一回事,永平帝仍不肯松口,“你父亲当年也是为了收服人心才去了两淮,结果一去就是天人永隔。两淮尚且如此凶险,何况是民风彪悍的南诏?承昭,你莫要拿自己的性命当儿戏。皇祖父现在还有一把劲儿,就是拼着这把老骨头,也能保你登上龙位!”
楚承昭自哂一笑,“孙儿这储君的位置,就已经是您不惜以伤害自己身体为代价换来的。日后遇到旁的困难如何?难不成孙儿眼睁睁地看着您继续做这样的事?”
永平帝还要再劝,楚承昭又接着道:“况且南诏未必就比当年的两淮凶险。那一处虽然是蛮夷之地,但是二皇伯他们的手却伸不到那么长,所谓的凶险也都在明面上,不至于让人防不胜防。”
当年他的父亲在两淮被设计陷害,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未必就是二皇子他们的手段有多么高明,只是他父亲没想到自己的亲兄弟会那般凶狠而已。
相比暗流涌动的黑暗,南诏那地方的矛盾都都是真刀真枪的正面对抗,楚承昭有信心只要他警醒一些,虽不至于说一定能平定动荡的局势,但是求个自保总是不难的。
“而且,孙儿从前也和您提过。孙儿恢复身份、回到皇家之后,有幸翻看过父亲当年的手记。父亲胸怀天下,其中一项夙愿便是能收服南诏。他英年早逝,未尝有机会能一偿抱负。如今孙儿恰好有这个机会,也需要这个机会,求皇祖父成全,也算成全了孙儿的一片孝心!”
楚承昭撩了袍子在殿内跪下,永平帝闭着眼无奈地叹息。
祖孙两个沉默了许久,永平帝到底还是没有应承下来,只让楚承昭先回去,说自己还要再做定夺。
楚承昭从养心殿离开了,虽然没有得到永平帝的准话,但他已经下了决心,非去南诏一趟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