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岭(第1/3 页)
唐生智本来极可能会像他所誓言过的那样,与南京同殉。
他没有给自己预留一条过江的船,但是他说过,身边的幕僚可以走,其他人都可以走,因此长官部的参谋长就自己做主,把从江阴要塞撤回的一条船要了过来,而正是这条船,成了长官部上下三四百人的诺亚方舟。
最初大家都上了船,却不见唐生智,听到岸上传来枪声,很多人都主张不要等,赶快开。
参谋长很有良心,他极力劝阻众人,说一定要等唐长官来了船才能开。
一个小时后,唐生智才在一名副官的陪同下来到江边。上船后,他还希望尽量多载些人走,因此在岸边又多等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其他人纷纷催促,才不得不下令开船。
过江后,没想到北岸真的出现了日军,只得继续亡命,前往扬州去投奔顾祝同。
此时唐生智身体非常虚弱,走路都需有人搀扶。随从副官在路边找到一辆板车,可是车上到处都是牛粪。
唐生智身为上将,虽落魄如斯,但起码的体面还是要的,哪里肯坐,只得继续由卫士们搀扶着走。
走了几里,实在走不动了,又问副官:有没有车可坐?
副官回答:有。
一喜:哪里?
副官说,喏,这辆板车我一直拉着呢,知道您迟早还是要坐。
唐生智悲从中来,不由得长叹一声:想我唐某带兵20年,大小百余战,何曾有过今日之败?
我真是既对不起国人,又对不起自己。
板车很臭,但还是坐吧。
唐生智坐在板车上,一路问左右,长官部的人员有没有全部过江,谁谁谁有没有跟上来,表情异常沉痛。
我到扬州,曾去过梅花岭。
梅花岭者,以史可法衣冠冢而得名。那里现在已经围成了一座小院,本来想进去,但天色已晚,只得作罢。
按照全祖望在《梅花岭记》中的记述,扬州城破之际,史可法本想自杀,但刀被诸将夺下,并为之“所拥而行”。也就是说,如果当时能够突围,史可法也是不会死的。
无奈扬州已经被四面围困,退到城门口的时候,“大兵如林而至”,清军杀进来了,其他人大多战死,唯史可法被捕。
《梅花岭记》到这一段是最气壮山河的:
围攻扬州的多铎对史可法很客气,称他是先生,劝他投降,但他大骂而死,死之前留下遗言,“当葬梅花岭上”。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