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章 卖“孩子”换钱(第2/4 页)
系列合作上,将更加紧密。
孟氏制药主要由两个部门构成:新药和干细胞工程。新药就是他开挂的五项新药技术,药品已经取得成功,但迫于世俗程序,药品需要临床试验来验证结果,资金的消耗主要在此。
干细胞工程就比较复杂,它的基础工作如培养、分化都交给国内,而动物实验、临床实验则留给这里,双管齐下以节约时间。基于实验室成果,国内比较顺利,而国外仍一头雾水。
“这个部门需要有能耐的管理。”孟谦电话和张栋梁沟通着,他需要把这位专家拉过来——包括他在这边的朋友。
“后天我就能过去。”张栋梁也是爽快,国内的基础工作一时半会没结果,他更期待干细胞技术使用。
“恭候大驾。”孟谦期待,目前工作太多,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能让手下分摊的,基本都安排出去。
隔几天后,张栋梁和徐鹏及助手抵达旧金山。
孟谦开车去接他们,回酒店的路上,张栋梁拿着手机讲电话,一口流利的英文让孟谦都听不太懂。
“厉害呀,老张!”孟谦是见识了,张栋梁北方人,普通话的儿化音有点重,却没想到英文说得那么溜。
“我在旧金山分校(ucsf)读过研究生。”张栋梁回忆的说,“那是一所只面向研究生以上的高校,牛人非常多。”
“还能联系得上这些高手不?”孟谦关心这点,目前干细胞工程缺少的不是钱,而是有真材实料的研究人员。
张栋梁说:“来之前了不少邮件和电话,听到我们目前的成果,很多人感兴趣。但具体入不入坑,得看水平高低。”
“这工作做得好!回头给你奖金。”孟谦总算放心了,他不怕技术实力不足,就怕别人觉得庙小,容不下大菩萨。
事实证... -->>最新章节!
;事实证明,老张确实有能耐。
他的朋友圈里有白人、西裔等,年纪走高,也都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人才,在研究所、大公司任职的,一个个来头都很大。相比学业完成后就回国展却又怀才不遇的张栋梁,真令人唏嘘。
“目前我们在干细胞的快培养、指定诱导因子分化上,取得了巨大突破,论文也在撰写当中;这次来这边,是因为我的投资人兼技术合伙人孟先生,希望能快、大范围的推广该技术。”
老张用英文侃侃而谈,孟谦费劲的理解着,尤其专业术语,他词汇匮乏。
但在张栋梁的翻译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