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弘治八年(第3/4 页)
到花厅饭早已摆好,伺候丫鬟婆子静立一旁。
三人见了亦不敢怠慢,拿出十二分心思来应付。那一众丫鬟婆子,夹菜的,传饭的,各有章法,并不怠慢。饭毕盥洗后,就有嬷嬷来报,说杜若一会儿来访。
徐贝娘听了,就要携两人往大堂去。徐丝娘却坐在那里不动,懒洋洋的拨弄头上的钗环。徐贝娘见她这样,心中再也压抑不住怒气,不想管她,拉着母亲就要去了。徐母叹了一口气,放开徐贝娘的手,亲自去拉徐丝娘。
哪想徐丝娘动也不动,反嘲讽道:“知道的说妹妹知礼知恩,不知道的还可要我们徐家上赶着巴结呢。横竖我是没有名声的人,妹妹怎么也这般没计较。”
徐贝娘到底是脸生的姑娘家,见姐姐这般说她,心中委屈急了。只是杜若马上要过来了,她心中着急,心一横也不管两人,摔帘去了。
这徐丝娘见如今家道中落寄人篱下,徐贝娘却如鱼得水,无人不赞。她心中不平,忍不住嘲讽她一二。她心中觉得徐贝娘必是要哄着自己的,谁想到徐贝娘却不理她。如今见众人都看着自己,更是没脸,当即伏案大哭。
徐母忙劝她,她却说:“母亲如今只有她一个清白女儿,便再不管我了罢。反正我是没用了。娘还不如不要我。你看她这个样子,这般嫌我,你看她得势了,还不逼死了我们,好得一个好名声。”
众人听得这话不像,只是终究是外人不好管的,只有面面相觑,无人出声。徐母知道徐丝娘说的不像话,只是徐丝娘受过委屈,她不舍得斥责她,只顺着她哄。
众人见了,心中暗想,果然是小户人家,这般没规矩。带到脸上,便有那富贵眼的人不由轻慢了三分。
这边徐贝娘带着金环,银环两个丫鬟来到正厅。就看见柳枝,香荷两人带着一众小丫鬟拿着各色物品等在那里,说一会儿杜若便过来,她们是打头的,送些日常器皿用具来。
两人将簿册交给徐贝娘,让小丫头们将东西拿到徐贝娘眼前来让她一一过目。什么茶杯,碗筷,陈设器皿等等不提。徐贝娘心中感动,忙道谢:“谢谢侯爷这般细致,我无亲无故来投奔侯府,能得侯爷收留已经是恩德,如今侯爷这般细致,可要我如何报答才好。”
香荷忙说道:“姑娘可不要这样说。我们侯爷说了,既然相识一场,姑娘就不要客气只管安心住着。姑娘家的事他也知道,自会帮姑娘回还。”
几人又你推我让一会儿,正说话间,就看见杜若带着龄草,腊梅进门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