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弘治八年(第3/4 页)
刘健心中惶恐,往日朱厚照也有这种不羁言论,可是朱佑樘没有听见过,心中自觉晦气。自己是朱厚照的师傅,今日怕是逃不脱一场训斥了。
朱佑樘知道朱厚照素来言论异于常人,也不生气,反而觉得有趣。“那你说,朕与你师傅都是你口中的伪君子喽。”
“回禀父皇,儿臣并不认为。宋代戴复古《寄兴》有言: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老夫子虽为圣人,也难免有错,这一点想来应该是他思虑不周而已。”
“无知妄言。”朱佑樘笑道,“刘爱卿不用与他多计较,他性情乖张,总是胡言乱语。横竖你不管他就是。”
“等你长大了,就知道好歹了。”说完又去看朱厚照的习字,“果然进益了,看来你刘师傅,教的不错。该赏。”
“你说,朕该赏你刘师傅什么?”
刘健马上跪下谢恩:“臣多谢皇上。只是臣无有寸功,不敢受赏。”
朱厚照抢白道:“儿臣知道父皇该赏刘师傅什么东西。”
朱佑樘见朱厚照鼓着一张包子脸,一副我就知道你们都不知道的样子,心中好笑,上午的阴郁之气一扫而光,“偏生你就知道?说来朕听听。”
“听说刘师傅有个二儿子,名叫刘东,如今和儿臣一般大。儿臣在宫里读书闷得慌,不如就让那刘东和儿臣一起念书吧。”朱厚照盘算着等杜若出孝了,让他进宫和自己一起读书才好。只是明朝并没有伴读制度,朱厚照才把小心思打到了刘健的二儿子身上。
作为明朝的文臣,如果想要出人头地。只有士林一条路可走,幸进之路只能风光一时。只有支持你的乡党,同年,同科才能推着你上位;在你倒下的时候,才会有人愿意将你扶起。若是平日让刘东进宫,刘健是万分不愿的。在君臣之间已经有了不可弥补的隔阂的明朝,与皇帝亲近就是让文臣故意疏远你。
但是刘健这里又有不同。刘健原配王氏死后,他又娶了一房母大虫张氏。张氏进门后王氏所生的长子,次子,原来健健康康的身体居然三天两头的生病。张氏生下三子刘杰后,长子刘来居然直接得了急症去了,长子所生长孙刘承恩也体弱多病,都说多半养不活了。
刘健也怀疑过,也彻查过,都找不到证据,张氏又有了身孕这才罢休。他想把孩子远远的送到老家去,可是这孩子失了母亲身子又不好,他又如何忍心让他一个人去那乡下地方。
如今有一个机会能保住二子的性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