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诗歌解读(第8/18 页)
暮春时,这些均不重要,关键是“暮春时”三个字就足够了,它是一种气氛,一种情调,一种悲惜美好事物逝去,怅惘忧思的心态。悟此方可解诗,扼杀了诗的不确定性,也就没有了诗。
前两句可能是完全写实,也可能重在写意,在全诗中的结构功能是铺展开一片情境,为下文抒情全体的出场做好准备。打个笨拙的比方,前两句是状景,后两句欲抒情。这也是七绝诗体写作的常见套路。第三句无端即没来由,旧梦指往事或往日的心事,残醉则紧连着上两句。这句是说听歌纵酒,买笑呼醉,都不能真正消除心头的忧患,往昔的隐痛不知不觉就会浮现于脑海,打破眼前似醉非醉的现实假象。至于旧梦到底指什么,是左联五烈士,还是初恋不得志,只有天晓得。第四句独对即独自一个对着,灯阴即灯影,子规即杜鹃鸟。一个人对着灯影回忆子规鸟,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子规”与“子归”谐音,忆子规即想念儿子归来。这纯属狗戴嚼子,且不说作诗不是制灯谜,就从字面上,“忆”也不能讲成“想念”。不论这个“儿子”是指鲁迅自己,是指坪井,还是指吴娃的儿子(荒唐透顶),都与上文“独对灯阴”不相连属。独对灯阴的只能是抒情主体自己。“子规”是旧体诗词中常见意象,俗谓暮春之季啼血而死,染红杜鹃花,又名催归。所以这里至少可做两种阐释,一是指战友,同志,也许就是左联五烈士,也许是与“旧梦”呼应,另指他人。二是指故乡,想起往日种种情景,这与全诗的意境也是相一致的,用以赠人也颇为合适。总起来,全诗是说欢宴过后,缅怀往事。意思就这么简单,但诗的价值不在意思,而在意境。能把这个简单的意思勾勒成一组有声有色的连环画,使人如临其境,深受感染,这才是“著于成春,不取诸邻”。(5)
这两首《无题》写得意象浑成,技巧纯熟,非久浸淫于旧诗词者不能。实景少虚景多,写意象征重于描蓽铺叙,意旨含蓄,气调幽深,颇有晚唐风貌,若杂入卢、马、皮、罗集中,恐不易辨。旧体诗到20世纪30年代还能写成这样,纵无创新,也实属难得了。
三、二十二年元旦
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村灭下民。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
一月二十六日
此诗作于1933年1月26日,诗题所云“元旦”,实为春节。春节应是四海升平、大吉大利的气象笼罩心头之时,鲁迅偏偏挑破假象,描绘出这大煞风景的一组幻灯片,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素描剪纸般的有力勾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