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流星(一)(第3/4 页)
了的局,一个人死,与两个人一起死,后者比之前者又如何?”
赵慎坐在堂前听着幕僚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从始至终也没有说一句话。如今最主要的问题是,虽然已经知道盛京出事了,但谁也不知道它的事情严重到何种程度,万一此番只是士族的挑拨与皇帝的假意试探,一旦赵慎此刻转道回雍州,局势将也不能够挽回,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今身处盛京的赵元。
幕僚有句话的意思很对,没了赵元,雍州的实力将损失大半,将来成大事的机会渺茫。赵元与赵慎虽然貌合神离,但对于这一点却是早已经达成了共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舍弃他。可真的要说起入京,各路消息都摆明了有人在盛京设局,再傻乎乎地去投也未免过于愚蠢了。
赵慎来京时,因为是前来觐见述职,身边本就没带多少人,又被已经入京的赵元带走一批,如今临时算上彭城的守卫,也只是勉强凑到五百。真要是出事,这点兵力别说想要保全自己,哪怕是鱼死网破都是不够的,正如谢照所预料的那样,赵慎犹豫了。
耳边愈发激烈的议论声如退潮般隐去,赵慎的眼前渐渐浮现出了一个模糊发光的身影,对方隔着方寸大的棋盘注视着他,问他道:“你,敢来吗?”
去,或者不去,看似是双方无形的博弈,实则全都在对方的预料当中,赵慎隐隐察觉到了这一点,他没有立刻做出决定,同时下令召本来镇守后方的萧泉暗中赶来彭城接应。一连多日,幕僚们都快有些坐不住了,但赵慎始终沉着气按兵不动,直到他收到了李稚自从盛京递出来的书信。
赵慎一见到那狼狈的使者就意识到这封信能传递出来该有多少艰难,信虽是李稚亲笔所写,但转手的却是长公主赵颂的使者,而辗转期间又不知道经手了多少人,所以其内容极为隐晦。李稚在信中说京中风声有变,赵元音讯全无,秘事或已经泄露,让他立即调头回雍州,尤其最后一句,言辞恳切甚至透出急厉的意味,是坚决劝阻他入京。
至此,赵慎心中的不祥预感已经确凿。
赵慎坐在火炉边一遍遍地看着李稚写的信,一夜未眠。第二日,他终于下令回雍州。
就在赵慎下达了返回雍州的命令后不久,早已与谢照达成协定的霍家人于广安道上截杀了奉赵慎命令赶来接应的雍州将军萧泉,与之而死的还有四千雍州将士。
萧泉直到临死前仍是不敢置信地看着对方,仅仅只在六个月前,他们还一同在雍阳关外共同围猎,彼此亲热有如手足,那句“昔为友者永为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