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第714章 根本停不下来(2)(第1/4 页)
,最快更新大逆转1906 !
共和2783年(西元1943年)5月5日,美日开战以来的最大的一次海战在伊丽莎白港以南海域爆发。
原本,美日双方的主战场是在南非的陆上。
美国陆军与日本陆军在东经25度线附近进行着血腥的拉锯消耗,同时又派出大量的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拼命轰炸日本在比勒陀利亚、弗朗西斯敦等位于日南边境的基地、兵站和交通线。日本也同样的抽了回去,同样的也去炸美南边境的基地、兵站和交通线。
双方的空军和陆军就这么互相绞杀,每天都有超过万人的伤亡。日军占了装备技术上的优势,美军占了产量和炮灰众多的优势,所以双方算是打得旗鼓相当。但是日本的空军优势实在太大,fc-15“鬼枭”(原型f-4d/e)和fc-14“幻影鹰”(原型幻影f1)搭档,加上空空导弹,使得美军飞机损失惨重,美国的p-58、p-60等战斗机完全不是对手,虽然美国也同样装备了空空导弹,但是性能差得太多了,通常要挂掉二架到五架才能拼下一架日本战机。
熟悉二战历史的都知道,原时空的日本航空兵最大的劣势是飞行员不足,等到老一批尖子挂了之后,就全是菜鸟了。但是本位面的不一样,新日本全面模仿了中国的航空俱乐部制度,利用便宜的“社会主义农药机”和廉价的燃油(人革联内部价),在民间培训了大批预备飞行员。最重要的是,日本空军的制度也改了,他们不再把王牌精英送去消耗,凡是击落10架以上的精英大都被勒令退出一线,到后方教菜鸟去。
所以本位面的日本并不太怕这种消耗,反倒是美国佬有些受不了啦。
当然,除了以上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的飞机能就近补充,西日本的工业体系很完善,产能也是世界前五的水平,加上有中国的拉偏架,新的飞机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前线需求。
而美国就不一样了,他们对西非三州虽然很重视,但是他们基本上是把西非三州当做原料产地和农牧业地区,虽然也有很多工业,但大多都是冶炼、农牧产品加工等上游企业为主,像航空工业这种东西却是没有的。
因此,他们损失的飞机是需要跨过大西洋,从北美洲本土万里迢迢的送来。这就非常要命了,哪怕美国的工业产能比日本高出十倍,也不能一下子把东西送到非洲。
更要命的是,德日潜艇的活跃。前面已经说了,德国狼群就已经给英美阵营带来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