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4 页)
拿来修建房屋建筑都是极好的材料。
像之前被抓的那两个巫医还有那群劫匪,便被韩彻分配到那处河道,这些时日也挖采出一批不少的河沙。
黄土便更好办,安南到处都是,甚至可以依据修路时的进程,随取随用。
也就是说,在修路主要材料这一块,韩彻需要花钱的地方便只有购置石灰,和使得三者黏合时需要施入的灰浆技术所需的材料,糯米浆汁和杨桃藤汁。(1)
这里的杨桃藤并不是韩彻穿越前食用的那种杨桃树,而是猕猴桃的藤枝。在古代,猕猴桃作为水果食用的功能并不被重视,但是对它藤蔓汁液的使用却是时下一些匠人们的拿手本事。
比如顶顶有名的宣纸组成时的重要辅料之一,便是杨桃藤汁。
最后等到韩彻将修路的全部预算做出来,最为耗钱的一部分反倒是人工费。
安南县人口实在是少,哪怕马上进入一年一度的服徭役,韩彻还是需得从其他城镇引不少人前来做工。
时下交通不便,信息传播又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韩彻韩彻便找寻一部分距离安南县较近地区的商人,让他们帮忙放出消息。
忙并不让人白帮,这些商人们只需回去传递消息一趟,韩彻答应他们下次过来,允许他们优先购买一批糖。
如今白砂糖和棉冰糖名声越传越广,每日早上刚出摊,集市上那些草棚摊位的糖便被商人们很快哄抢完。
去得晚一点,当天便是白跑一趟。
也不是没有商人动心思直接去乡下采购,但说实话,能买到手的糖并不多。糖作价本来就昂贵,眼下的价格在各地赶来的商人们哄抢下,更是比之前还高。
在售卖农产品上,乡民们一直又都不用缴纳各种税收,韩彻还提供县城免费住宿等各种帮扶政策。对于这种牵扯到银钱较大的交易,自己在乡下直接售卖给商户又多挣不来太多的银钱,乡民们显然便更信任在集市上去做。
于是为了能抢购到更多的糖,这些商队便分成了两批。一批人数多的拿着抢到手的糖赶紧返回,将其售卖换回银钱。再留下少部分的人,每日赶早去集市抢糖。
此刻,有那商人一听,积极性一下子便上来了:“不知韩大人总共需要多少人手?”
“我预备将几条主要道路尽快修建好,人手这块,千八百人也不多。”韩彻回答道。
“要这么多人啊!”商人吃惊道。
太远地方的人肯定不方便过来做工,所以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