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紧张与刺激(第2/3 页)
宋徽宗的声音温和而威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武大欲再开口,童贯却已眼疾手快,将他一把捞起,夹在腋下,如同提溜起一只小鸡崽般,笑道:“武大人,陛下有旨,咱这就走吧,免得再添陛下烦忧。”说罢,便一路疾行,将武大带出宫门。
宫外,文武百官仍列队等候,对宫内的变故一无所知,只余下一串串疑惑的目光。
一脱离宫门,武大便迫不及待地问:“童伯伯,我看陛下虽面带愠色,实则心中窃喜,您为何不让我趁机多争取些利益?”
童贯闻言,脸色一沉,低声喝道:“你这孩子,怎可如此妄议陛下!他,是天底下最难以捉摸之人,情绪深藏不露,行事自有章法。你需谨记,对陛下,永远保持敬畏之心,莫让个人揣测蒙蔽了双眼。咱们的陛下,非比寻常,你我还需多学、多看、多悟。”
武大闻言,眉头紧锁,似有所悟。童贯见状,又压低声音道:“此间事,不可操之过急。待时机成熟,我自会为你筹谋,但在此之前,务必安分守己,静待风云变幻。”
话音未落,两人已消失在熙熙攘攘的街头,留下了一串耐人寻味的背影。在紫禁城的幽深光影里,我仿佛是那穿梭于龙鳞缝隙间的风,见证了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伴君,犹如漫步于云端与深渊的边缘,每一步都需谨慎,因为这位帝王,即便未曾踏足烽火连天的战场,其心智之深邃,谋略之高远,足以让天下英雄黯然失色。小子,你可曾听闻,历史的长河中,多少帝王以文治武功名垂青史,而真正的智慧与手腕,往往隐藏在史书未及之处。
就拿那前朝哲宗陛下之谜来说,他的骤然离世,外界皆道是天命难违,实则暗流涌动,背后藏着多少权谋与牺牲,恐怕连最精明的史官也未能全然洞悉。而我等之所以誓死效忠当今圣上,不仅仅是因为龙袍加身的光鲜,更在于他那不露锋芒间,却能引领帝国巨轮破浪前行的非凡能力。
武大,这位平日里谨慎如狐的智者,昨夜却似被胜利的醉意冲昏了头脑,忘却了伴君如虎的警句。他本应是那最懂得适可而止的猎人,却在剿灭七星盟的辉煌之后,心中贪念悄然滋生,仿佛追逐着天边最不可及的星辰。但转念一想,能救兄弟于水火,全身而退,已是上天最大的恩赐,何须再贪?
夜色渐退,童府内灯火通明,御医匆匆而至,以妙手回春之术为武大抚平伤痛,随后便如鬼魅般消失在晨光之中。然而,对于武大而言,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他无暇顾及身体的疲惫,心中那张错综复杂的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