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君臣作画(第2/5 页)
与摄政王结下的梁子,怎么好似民间的印子钱,越滚越多了?
估摸摄政王清理完阻碍他化神真龙的拦路虎,待男子黄袍加身的那一日,就是她踏往极乐之时。
“摄政王客气了...朕潦草一画,未能刻画出爱卿一半英姿,待到今年春搜的时候,朕定当呕心沥血,为爱卿作上一副猎虎图,再让礼部用赤金宝石装裱,悬挂在御书房正堂之中。”
陶临渊薄唇微勾,黑沉沉的目光打量起一脸惋惜的小皇帝,饶有兴致道:“不知皇上的丹青之技师传何人?”
魏无晏诚然道:“朕不曾得名师指点,只是闲暇之余的消遣罢了。”
听过小皇帝的话,陶临渊再看向纸上一手漂亮工整的颜体小字,眸光微敛,意味深长道:
“古人道人如其字,微臣观陛下的字,称得上是柳骨颜筋,笔力脱俗。”
小皇帝无论在丹青还是书法上,都远胜于他那几位故作风雅的皇兄,却不曾在众人面前展露半分。
这种喜欢藏拙的人,并非是傀儡摆件该有的心思。
面对语调骤然转冷的摄政王,魏无晏露出娇憨的笑容,她拿起刚刚手抄的训诫,喜滋滋问道:“爱卿此言当真?没想到朕在书法上还有这等天分,难怪当年五哥...”
话说了一半,小皇帝明亮的眸色转暗,唇角的笑意也清浅下几分。
“朕肚子饿了,摄政王与众位大臣议政这么久,想必也饿了吧?”
见小皇帝话锋一转,又扯到了晚膳上,陶临渊亦没有再追问。
当年小皇帝落水后大病了一场,明德皇帝对此事不闻不问,只因五皇子的生母贤妃乃是翰林院士之女。
想必小皇帝在年幼时便懂了树大招风的道理,故而收敛锋芒,低调过活。
“微臣是有些饿了。”
陶临渊淡淡一笑,与小皇帝并肩而行,君臣二人前往偏殿。
詹公公将画轴放好,心里感叹小祖宗胆子真大,居然敢在太岁脸上动笔。
他方才在书房里瞧得清楚,摄政王早就站在小皇帝身后,将小皇帝即兴而发的泼墨之作从头观赏到尾。
兴许是因几位内阁大臣的一通赞赏,摄政王今日的心情不错,那张素来不苟言笑的俊脸在看向作画的小皇帝时,居然温化了几分,唇角勾着浅浅的笑意。
嘿,有道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啊!别瞧小皇帝行事莽撞,偏偏就入了摄政王的眼。
詹公公看向君臣二人逐渐远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