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离俗览2(第4/13 页)
御,无以过焉。乡臣遇之,犹求其马,臣是以知其败也。”
故乱国之使其民,不论人之性,不反人之情,烦为教而过不识,数为令而非不从,巨为危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民进则欲其赏,退则畏其罪。知其能力之不足也,则以为继矣。以为继,知,则上又从而罪之,是以罪召罪。上下之相雠也,由是起矣。
故礼烦则不庄,业烦则无功,令苛则不听,禁多则不行。桀、纣之禁,不可胜数,故民因而身为戮,极也,不能用威适。子阳好严,有过而折弓者,恐必死,遂应猘狗而弒子阳,极也。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解说】
所谓“适威”,指君主树立威严应该适度。本篇旨在论述君主役使人民的方法。文章从两方面加以论述。首先以厉上流于彘为例,说明“民,善之则畜也,不善则雠也。有雠而众,不若无有”。告诫君主,只有善待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必须以仁义、爱利、忠信待民,为民除患致福,才能无敌于天下。然后,文章通过李克论吴之所以亡,颜阖论东野稷之马必败等事例,说明君主树立威严应该适度,走到极端必然失败。文章说:“礼烦则不庄,业烦则无功,今苛则不听,禁多则不行。”君主如果一味地苛求于人民,上下必然相仇,国亡身危就难以避免了。这些观点,反映了作者的民本思想。【注释】
①任:载,负担。新节:当作“执节”(依许维遹说)。节,策,马鞭。
②苟:如果。
③仞:周代以八尺为仞。
④《周书》:古逸书。
⑤畜:通“慉(xù)”。喜爱,爱眷。
⑥雠:仇。
⑦厉王:周厉王,有名的暴君。后被国人逐出,逃到彘,十四年后死在那里。
⑧彘(zhì):古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东北。
⑨微召公虎而绝无后嗣:厉王被逐后,太子靖藏在召公虎家中,国人包围了召公虎家,召公虎以已子代替太子,太子才免于死,所以这里这样说。召公虎,即召伯虎,召公奭的后代。厉王死后,他拥立太子靖(即周宣王)即位。
⑩众之:使百姓众多。众,用如使动。
不有:指不能得到人民拥护。
有其形不可谓有之:只是表面上占有了人民,不能叫做得到人民拥护。
息:安,指安居其位。
仁义以治之:用仁义治理人民。“仁义”是“以”的前置宾语。下二句结构与此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