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恃君览2(第3/10 页)
因令使者进报。使者报,言燕王之甚恐惧而请罪也。毕,又复之,以矜左右官实。因乃发小使以反令燕王复舍。此济上之所以败,齐国以虚也。七十城,微田单,固几不反。湣王以大齐骄而残,田单以即墨城而立功。诗曰:“将欲毁之,必重累之;将欲踣之,必高举之。”其此之谓乎!累矣而不毁,举矣而不踣,其唯有道者乎!
楚庄王使文无畏于齐,过于宋,不先假道。还反,华元言于宋昭公曰:“往不假道,来不假道,是以宋为野鄙也。楚之会田也,故鞭君之仆于孟诸。请诛之。”乃杀文无畏于扬梁之堤。庄王方削袂,闻之曰:“嘻!”投袂而起。履及诸庭,剑及诸门,车及之蒲疏之市。遂舍于郊。兴师围宋九月。宋人易子而食之,析骨而爨之,宋公肉袒执牺,委服告病,曰:“大国若宥图之,唯命是听。”庄王曰:“情矣宋公之言也!”乃为却四十里,而舍于卢门之阖,所以为成而归也。凡事之本在人主,人主之患,在先事而简人。简人则事穷矣。今人臣死而不当,亲帅士民以讨其故,可谓不简人矣。宋公服以病告而还师,可谓不穷矣。夫舍诸侯于汉阳而饮至者,其以义进退邪!强不足以成此也。【解说】
本篇旨在论述君主处于逆境时应该如何行事。文章认为,君主是“执民之命”的,因此,在“势不便,时不利”的情况下,应该“事雠以求存”,而不应以“快志”为能事。文章列举的禹事舜、文王事纣、燕王事齐王等事例,都是为了阐明这一观点的。文章最后以楚庄王伐宋为例,说明君主的进与退,要根据义的准则行事。恃强骄恣,只能像齐湣王那样,落得个国**辱的下场。【注释】
①雠:仇。
②故:事。
③指:意旨。通作“旨”。
④乡曲:乡里,乡间。
⑤(gǔn):也作“鲧”,禹之父。
⑥三公:尧、舜时代未有三公之称,此系传闻。周代三公有二说:一说指司马、司徒、司空;一说指太师、太傅、太保。
⑦失论:丧失原则。论,理。
⑧比:并,排列。
⑨能:而。以为城:指像城池一样坚固。
⑩旌:旗上的装饰物,以兽尾制成。此处指旌旗。按:以上几句是以兽之怒喻之怒。
仿佯(pángyáng):通作“仿徉”,游荡无定。
殛(jí):诛杀。羽山:古地名,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东北(一说在今山东省蓬莱县东南)。
副(p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