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审应览3(第2/6 页)
乎孟卯为司徒,以弃其责,则拙也。
秦王立帝,宜阳令许绾诞魏王,魏王将入秦。魏敬谓王曰:“以河内孰与梁重?”王曰:“梁重。”又曰:“梁孰与身重?”王曰:“身重。”又曰:“若使秦求河内,则王将与之乎?”王曰:“弗与也。”魏敬曰:“河内,三论之下也;身,三论之上也。秦索其下而王弗听,索其上而王听之,臣窃不取也。”王曰:“甚然。”乃辍行。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当此时也,两周全,其北存,魏举陶削卫,地方六百,有之是势而入,大蚤,奚待于魏敬之说也?夫未可以入而入,其患有将可以入而不入。入与不入之时,不可不熟论也。【解说】
本篇列举的六个例子都是有关应对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主张,应对要善于抓住要害与实质,抓住对方言行方面的矛盾予以驳难,对方就会理屈词穷。文章劝告君主应该善于分析情势,依理判断,这样就能辨察那些谋求一已之利的虚言浮辞了。
司马喜难墨者师以非攻一则,反映了作者赞同墨家学派的“非攻”思想,与本书《振乱》篇反对“非攻”的主旨相牾,这正是本书思想的不一致处。【注释】
①魏王:指魏惠王。
②市丘之鼎:市丘所出之鼎,盖为当时大鼎。市丘,魏邑名,所在不详。
③泊(jì):往锅里添水。
④蝺(qǔ)焉:高大美好的样子。
⑤甑:古代蒸食炊具,底部有许多透气的孔,置于鬲、釜之上蒸煮食物。
⑥少:轻视,看轻。大(tài):后来写作“太”。
⑦日者:往日,先前。
⑧犹若:还是
。
⑨司马喜:中山国相。墨者师:墨家,名师。非攻:墨家学派的主张,即反对不义战争。
⑩所术:所信奉推行的主张。
是:用如意动,以……为是,即赞成的意思。
路说:人名。其事未详。周颇:人名。其事未详。
上面一段话,所指不详。译文姑依字面意义译出。
孟卯:齐人,仕于魏。《战国策·魏策》作“芒卯”。绛:古,邑名,战国魏地,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当为“汾”字异文(依毕沅说)。汾,古邑名。安邑:古邑名,战国初为魏国都,在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起贾:人名,其事迹不详。司徒:古代官名,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
臧:古代对奴隶的贱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