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实至名归(第2/3 页)
往后的日子还长着么?那么我告诉你,我孙星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也从来没怕过谁!告辞!”
说完,这败家子带着几个狗腿子扬长而去。
吕夷简气血上涌,脑袋嗡的一声气晕了过去。
“相爷!”家丁们手忙脚乱的抢了上去。
……
孙星云回府的时候,范仲淹已经在卫国公府等候多时了。
对于范仲淹,卫国公孙崇文客客气气的招待着,并且对他大加赞赏。
“云儿,快来,这位就是官家任命的京畿安抚使范仲淹先生。”孙星云一进门,老爹慌忙给他引荐。
范仲淹,被历代读书人所敬仰的楷模典范、士大夫的精神领袖。
“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国朝人物,当以范文正为第一,富(富弼)韩(韩琦)皆不及”、“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黄阁风裁第一清”…
孙星云但见这范仲淹面容清瘦,确实一副文人风范。他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文正公?
‘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也就是和赵祯的‘仁宗’一样,是死后追封的。
北宋名臣司马光首次提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
所以,“文正”也被历朝皇室不轻易许出的谥号。
相传明武宗的时候,大学士李东阳临终之时,
同僚杨一清来看他,见李东阳躺在床上就是不肯咽气,就告诉他谥号给定了“文正”,垂死的李东阳竟竟然激动地在床上磕头跪谢。
由此可见文正的分量之重。就是赫赫有名的心学宗师王阳明先生,被认为是明代第一流的人物,也只被谥为“文成”,而鼎鼎大名的刘伯温的谥号也是“文成”。
历史上有“文正”谥号的文官聊聊数人,其中最被人称道,认为名副其实的只有范仲淹。
范仲淹见了孙星云一抱拳:“久闻小公爷大名,范某实在三生有幸。”
这点孙星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有些羞愧的还礼笑道:”范使还是别笑话我了,鄙人贱名在京城臭的很。”
“哈哈哈哈,”范仲淹哈哈大笑:“小公爷为人洒脱,不像是那些凡儒俗夫一般扭扭捏捏,范某佩服。”
孙星云本还以为饱读诗书的范仲淹会嫌弃自己,当下也是大喜:“没想到范使也是性情中人,来来来,今夜你我不醉不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