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贞观三年(第3/4 页)
是个什么道理李二不懂,可阳林这么信誓旦旦的说了,李二也就信了。
玉米面蒸出来的馒头他已经吃过了,味道确实比白面馒头好。这个时代蒸馒头还没有好的酵母,又粉又硬的白面馒头和有自带甜味的玉米馒头没有什么可比性,王公大臣们在皇宫里食用过一次玉米馒头之后对白面馒头就再没有什么兴趣了。这次无疑是当初将长安附近的封地换到远处县府的官员们占了大利,只是转换了一个地方,不仅得到的田产翻倍了,还能享受到朝廷规模种植玉米带来的好处。
有欢喜的地方,就有发愁的地方,官员们虽然占到搬迁封地带来的好处,可头疼的是没有佃户帮他们种植。李二不得不出台了迁各地流民到关中入户的政策。安置问题,自然有求农若渴的这些大地主们来解决。
地主们找不到佃户的原因是关中平原的百姓现在已经高度集中在了长安城。并且以务工为主,据城门官统计,长安城内外的常住人口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从两百多万增加到了三百多万。原本宽阔的可以任意跑马的朱雀大街现在经常出现人挤人的现象,尤其是在月初和十五休渔日的时候,这还不算各州府往返长安的流动人口,自从开春之后,阳江运河上的船只就没有停止过穿行,都是各地前来长安进货观光的,一年时间里,长安城的酒馆客栈就从没断过人满为患的烦恼,本地居民现在只要是有空地。都想盖成房子,那满街投宿无门的商旅,身上可都揣着大把的钱财。
李二从没有这么迫切的希望天上人间大楼快点完工。据王守仁给他介绍,天上人间酒店一旦建设完毕,将会有两千多间标单,一千多间标双和五百多间套房,还有六十层以上的豪华套间一百多套。可以同时接待近万名旅客,光是提供给旅客乘坐的升降机。就会安装十六台,全天候运转。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长安城旅客住宿难的问题,除了要多派人力加快天上人间的建设,工部王守仁还提议在别的坊市也盖建高楼开设酒店,同时拆除那些占地面积大的园林式老旧建筑,拓宽马路,以八车道的朱雀大街为标准,建设贯通长安城所有地方的宽阔马路,因为今后几年的时间里,长安城的人口还会快速增长,最多年时间,就会翻倍,到时候,新的民居将全面向城外拓展建设,并且建立高层建筑。
“现在诸位可知为何天上人间大楼会盖的如此之大了?一味的学习前人的思想,固守前人的规矩在大唐已经不适用了,咱们走的是一条前人并没有走过的路,学惯古今只是为了更好的推测未来,不能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如何治理的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