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养猪县令的发家史(第2/4 页)
皇吃几头乳猪还是吃的起,再说了,这可是天授驸马府。府中的下人为了伺候好我这妹夫,可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别处的乳猪或许还有缺少,这驸马府中,这类美食可还多着呢!”
李承乾打趣式的笑道,手中亦是不慢,因为他是挨着李二坐的,身份又是除了李二之外最尊贵的,所以他理所当然成为了第二个动筷子的人,他的目标正是刚才李二夹的旁边的一块乳猪皮,说完,他还夸张的张大了嘴巴,一口将整块乳猪皮放入了嘴中大嚼。
四话,说实话,他是南征结束之后,李二回京路过荆襄之地的时候,当地官员推荐给他认识的神童,当时他只有七八岁,与李二在十年前见到阳林的时候差不多大小,一见之下,李二心中甚是喜爱,一番拷问之后,便自以为大唐又出了一个如阳林般的人物,当即便下旨将其带回宫中,入李氏族学读书,不过他可没有阳林那般天马行空,惊才绝艳,只是在宫里规规矩矩的读书,将族学先生布置的课业扎扎实实的学习透了,几年以来的数次考校,他无一不是以绝对的优势获得第一名,如今才刚满十三,到了这个时代可以在官场混出身的年纪,李二便直接给了他一个七品官职到了御史台做行走,这个不可谓不高,要知道,当朝军功第一的程咬金的大儿子程处默也是十三岁入官场,亦不过是个从七品武官校尉,这可是等同当朝第一国公世子的地位了,当朝只有阳林一人,以十岁之龄直接以五品官职入朝受封。
等李承乾这段话讲完,李二已经将那乳猪肉吞入腹中,也并不恼怒张谏之在他进食的时候恬燥,示意他先坐下来进餐,又将目光看向了四小大人其中的另一位,阳林记得,这家伙叫马周,是贞观五年因帮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策论,被当时留守长安的宰相长孙无忌看中,遂呈报给李二的,李二看过那篇策论之后却不以为意,因为,相对于阳林给的那些大计划,马周的策论中所写的内容不过是起到了小小的拾遗补缺作用,锦上添花而已,不过他也没有否定马周的才能,封了个县令给他,不曾想,短短三四年时间,马周恁是将一个偏远的贫困小县治理成了一个富商满地跑的繁华大县,其实他并没有做多少事,就只是带着县里的百姓们做好了一件事,养猪,没错,就是养猪。
要知道,马周可是从贞观元年就流离在长安的人,他一步步见证了长安城的飞速发展,在无数次的震惊之中,他甚至对自己的才华产生了怀疑,然而,当他打算投身到常将军府做个门客,潦度此生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机会却是给了他一个做县令的机会,当他来到夷陵以西这个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