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上中下三策(第2/3 页)
这个房费还是自己出,反正只打算在香港待两天,奢侈,那就奢侈两晚吧。
洗了个澡,他坐在窗前,眺望远处的港湾,思考自己的下一步,
是去云南?
还是山西呢?
邢骁霏知道,这一次的抉择很重要。因为离七七事变只有不到一年了。
……
第二天,邢骁霏按计划出门去找聂先生,在足足人口百万的香港想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他还是想试一试。报纸上没找到什么有关消息,他想聂先生是建筑学者,所以从九龙过海,去了香港唯一的大学,港大建筑系碰碰运气,结果又失望而归。
不知不觉,邢骁霏来到维多利亚码头,手扶栏杆,眺望碧波中的艘艘船影,闻着带点淡淡腥味的海风,大口呼吸着,希望能够将胸中的块垒舒缓些许。
他并没有失去斗志。正相反,他两世想飞的心,一样还是那样炽热,热烈得像一团火。他只是有些迷惘。
这条飞天路其实并不孤单!他肯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中山先生航空报国旗帜下,已经有无数人走过和正在走着这条路,他们中有已逝的冯如杨仙逸,还有执着于航空技术的如黄光锐,有潜心飞行员教育的如胡汉贤,有学历很高的比如医学博士丁纪徐,有倾尽所有购买先进战机归国效命的陈卓林,有闭门专心造飞机的周宝衡,有种下梧桐树拼命造机场的龙云,还有火中取栗,不惜接受日本人援助的李白。可以说,他们想方设法,做尽了一切邢骁霏能想到的,甚至想不到的。
但前世的残酷记忆告诉他,在抗日空中战场上,他们中没有一个成功者。
不能怪他们,也许,毕竟,华夏的工业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啊。
所以,接下去到底该怎么走呢?
云南,龙云?山西,阎锡山?或者像雪怡说的,去投奔延安吗?……邢骁霏一次一次地设想,又一次又一次地轻轻摇头。
……
“喂……”
“喂,你还要在这里站多久。”有个声音问道。
邢骁霏愕然回头,只见一个穿无袖短旗袍的美貌女子,打着一把花洋伞,正站在身后不远处看着他。
他再次被她的美貌震慑到了,好像正应了那句话,她不是玫瑰,却比玫瑰美艳动人。
她不是别人,正是南京女谍黄淑贞。
黄淑贞微笑着又问了一遍:“我问你,你已经站了快两个小时了,还要站多久。”
邢骁霏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