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葫芦 郎君是买与我吃的么?(第1/6 页)
出了寺庙大门, 姜瑶和长公主又弃了软轿,上了早就等候在那的马车。
统共三辆马车,长公主并小四郎君一辆,姜瑶和小姜芝一辆, 除开贴身伺候的外, 其余婢女嬷嬷们皆挤在第三辆, 唯三郎君和侍卫们骑着马,护卫左右, 一同往城内去。
马车辘辘在夜将近的长安街道奔驰, 因着马车上的徽记,以及侍卫手中擒着的“安”字旗,守门的小将没怎么检查, 就放了行。
在城外还不觉得如何,一进城,便感觉, 今日长安极之热闹。
还未到西坊, 街上已熙熙攘攘。
夜已至, 街道两旁挂满了花灯,人人拖家带口地出门,马车行到半途,已慢下来。
红玉替姜瑶掀开纱帘。
“今夜长安不宵禁。”她道,“女儿家亦可大大方方上街, 自然热闹。”
果然,如红玉所言。
今日街上,女子亦大大方方,并未带上帷帽,便是那带了仆从婢女、身着绫罗的闺秀, 亦敞了一张脸,带点快活自在地左看右看。
还有唱着经、烫着戒疤的僧人,一手持钵,一手拿着杨柳枝,以杨柳枝沾着钵里的香汤,为停在面前的路人驱邪。
姜瑶目不转睛地看着。
随着马车越来越靠近西坊,着锦衣的开始越来越多起来。
但不论是何等富贵的人,在看到这浩浩荡荡一行人,尤其是队首那“安”字旗时,都纷纷退避,揖首作出一副乖顺的臣服姿态来。
但再如何退避,在到达西坊时,马车还是无法前行了。
拥挤的人群,将整个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距离明月楼,还有两条街的距离。
侍卫统领在前方看了看,一扯马头,调转过来,走到马车边,对着车内道:“夫人,前面是条窄巷,里面人太多,恐…马车行不进去。”
长公主自打起的帘子往外看,果见面前人头攒动,忍不住蹙了眉:“今日人如何这般多?”
“约莫是西域圣灯的缘故。”
侍卫统领略一思忖,道。
若是旁的原因,长公主恐还要不快。
不过听说与西域圣灯有关,长公主又觉得能理解。
西域圣灯,为十二莲花灯,后有十二西域僧洒汤游经,十分稀罕——上回来,还是十二年前,大梁初初建国时。
这般喜欢,哪个长安人不想看?
便是她自己,不也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