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第2/3 页)
人间清醒。
程敏政坐上礼部右侍郎之后,朝廷中的明枪暗箭,从来没有断绝过。局势像这样的险恶,却是第一次。
礼部右侍郎程敏政知道,科举考试对朝廷的重要性。他如若这次倒下,那將再也没有复起之日了。
“陛下,臣有话要说。”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出班、自辩。
“程卿请讲,朕和诸大臣都听着呢。”皇帝朱祁镇爱惜程敏政的才学,温和的说道。
这也是锦衣卫查无实据,否则皇帝朱祁镇就是另外一个态度了。
“微臣是江南举子徐经的科场老师,徐经会试之前,曾来臣的府上拜访。对了,还有那个江苏举子唐伯虎。
当时微臣还没有被任命,会试考试的出题人。所以并没有避讳,就接见了他们。这是事实,没什么好辩解的。
但是,自从臣被任命为会试出题人,就再也没有见过任何会试举子。请陛下明查。”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没有避讳,实话实说。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如若循规蹈矩,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户科给事中华昶,决定搏一搏。成功了,就单车换摩托;不成功,大不了,再沉寂几年。
皇帝收到过华昶的奏折,也派锦衣卫去调查过。锦衣卫给出的结果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锦衣卫的手段,皇帝朱祁镇还是有信心的。他默许了,锦衣卫把徐经、唐伯虎抓捕入狱。
至于锦衣卫用什么手段,皇帝也不太在意。皇帝最不能容忍的是,有人利用科举考试谋取私利。
科举考试相当于,皇帝朱祁镇的逆鳞,触之即死。
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和大学士李东阳,都是当代读书人的翘楚。所以皇帝朱祁镇命他二人,给此次科举考试出题。
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是当代读书人的巅峰。但却不是他,肆意妄为的资本。
科举舞弊案被华昶捅破,皇帝朱祁镇也没有遮掩,直接命锦衣卫查实。
可是查来去,并没有真凭实据,这让皇帝朱祁镇有些为难。
总不能因为言官的风闻奏事,就随便把朝廷重臣,撤职、查办、治罪吧。
所以皇帝朱祁镇就把户科给事中,华昶的弹劾奏折留中不发。
皇帝朱祁镇知道,类似于户科给事中华昶这些人的性子。一但让他们寻到机会,就会像疯狗一样扑上去,不达目地,誓不罢休。
皇帝朱祁镇对付这些人,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所以他想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