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3/6 页)
,不如遗点余荫给子孙吧。
这个折子写好了,陈尚书正要往上递,宁王来了。
萧迟缓步而入,立了片刻,将他手里的折子接过来,翻了翻,然后扔进笔洗里。
明黄折子淹进水底。
“殿下!您……”
“陈尚书,彭奚上折结案后,父皇就向本王问过你了。”
萧迟慢慢抚平袖口的褶痕,道:“本王告诉父皇,陈尚书事必躬亲,虽有心勤王事,但到底年迈,有些地方却力有不逮。”
他看一眼陈尚书:“受不得血腥之气,第一回 从刑房出来,就晕厥病倒了。”
第一回 刑房,那就是拷问崔承宗的时候。那个时候,案情还在杨睢身上,并没沾到东宫。
这言下之意,就是陈尚书不知道东宫参与,且他很尽心尽力,奈何身体太不争气。
放在平时大约是瑕疵,但放在赈灾款一案上,却算歪打正着合了皇帝的意了。
萧迟说完,弹了弹衣袖,转身离去。
陈尚书先是错愕,继而神色复杂。
萧迟回了值房继续处理公务,当天上午,就得讯,陈尚书携请罪折往紫宸宫面君,跪哭年迈体衰无用,言谈中甚至流露告老之意。
皇帝温言安抚了他,并道,年轻人都未必受得了刑狱之事,老骥尚且伏枥,爱卿不必妄自菲薄。
抚慰一番,又告诘一番,最后让陈尚书功过相抵,继续原职留用。
萧迟点了点头,搁下笔。
户部尚书一旦致仕,很可能会由底下二位侍郎之一擢上。
户部左右侍郎,左正是吕侍郎,杨睢咬紧牙关没有供出一星半点,就指望着他日后能关照太子妃母子,杨家被流放的妇孺孩童或许还有一丝回京之机。
吕侍郎资历深,他在户部十几年了,任左侍郎八年,另一个右侍郎沈升年资经验远及不上他。
要是陈尚书真退了,很可能上位的就是他。
就算不是他,那沈升中立归中立,但行事也远不如陈尚书圆滑。
这都不是萧迟愿意看见的。
那不如仍是陈尚书。
这老头子肯定不会倒向东宫,有他在,户部出不了什么岔子。
况且这一次,他欠了萧迟一个大人情。 想这老头归附当然不可能,但是吧,人情债难还,大事上陈尚书不偏,小事日常却总要气短的,少不了多给些方便。
一举两得。
权衡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