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3 页)
而是催命符。这位宦者令可不是原本伺候刘恒的人,原本在代王宫伺候刘恒的宦官到了长安之后,就因为原本伺候刘恒的情分,做了中黄门,结果就是给外头泄露了一点消息,之后便消失在了永巷之中。有着这样的前车之鉴,如今这位宦者令自然也就识趣了许多,在御前侍奉的时候,只当自己是个聋子哑巴。不仅如此,他还得管好手底下那些宦官,免得这些小黄门嘴上没把门的,在外头泄露了什么消息,连累到自己。对于天子来说,要对付某个外朝的臣子,那要花费一些心思,起码得有合适的罪状,而他们这些宦者,根本就是天子家奴,他们本来就是获罪被施加了腐刑充入宫廷为宫奴,生死没人会在乎的,天子甚至都不需要开口,一个眼神就能决定他们的生死。
刘恒对身边伺候的宦者令还是很放心的,他丢下手里的册子,又是长叹了一声,抬头看看高高的屋顶,一时间心如乱麻,他理智上觉得刘昌是个更好的选择,但是在感情上又非常抗拒,便告诉自己,大汉情况与辽国不同,辽国最开始不过是撮尔小国,所以想要改革并无太多阻力,而在大汉,虽说开国时间不算长,但是功臣、外戚、公卿、地方豪强……这些可没一个省油的灯,若是刘昌想要如同对辽国一样处理,定然要出大乱子。甚至,自己只要一提立刘昌的话,立马朝堂上就要乱起来,这又何必呢?
李达此时也在翻阅汉国送来的情报,看着那些公卿大臣私底下的言语,李达脸上露出了森然的杀意。
第86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启也是越来越焦躁。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如果你从来没有希望,那么自然也就不会有失望,以前的时候,刘启只是代王庶子,几个吕王后所出的兄弟有吕太后做主,有都是嫡子,除了作为嫡长子的刘昌能够继承代王的位置之外,几个嫡子应该可能被封为彻侯,其他庶子能捞到一个关内侯就算是不错了!
但是,刘启当初距离成为太子不过是一步之遥,要不是刘昌的消息传过来,当年他就被册封为太子,他那几个兄弟就会被封为诸侯王被打发出长安,哪里能如同如今这般尴尬。
刘启不是什么shan于ren耐的人,他脾气火爆,最重要的是,刘恒看着他的眼神,让他觉得肚子里憋了一口气。因为在刘恒看来,他就是比不上刘昌,所以,即便刘昌上位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多半会导致一场朝堂清洗,刘恒也更倾向于刘昌。
刘启对此很不服气,他只比刘昌小两岁,这些年来自以为也得到了不少历练,朝堂上的许多事情,他也有一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