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知青爸爸(二)(第3/6 页)
不过她也明白,老头子的话有道理,再说了,既然女婿回来了,就说明他还是想要这个家的,她也想听听,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让对方推迟了那么久才回来,还不给家里传个口信。
于是一行人进屋,外面的人见没热闹可瞧,也逐渐散去了。
******
家里的布置和原身离开时没太大变化,穿过前面的小院进入的第一间屋子是用来招呼客人的堂屋,一家四口吃饭也在这个房间里。
虽然曾经是废弃的老房子,可经过修缮,再加上这些年住在这屋子里潜移默化的装饰改变,这间堂屋看上去宽敞又干净。
墙壁是前年重新粉刷过的,对着门的那面墙正中挂着主席的画像,下面是一排竹编的长椅和几把凳子,餐桌放在靠右侧的位置,右边的墙壁上还有一扇门,进去就是家里的厨房。
除此之外,还有两间卧室,两口子带着闺女住东边的那间最大的房间,大儿子宿明城六岁时就已经搬去了另一间屋子。
宿傲白环顾了一圈堂屋,还来不及整理他从宁市带来的东西,就被两个舅兄拉着坐下,严肃地询问他之所以那么晚回来的原因。
“你妈的病怎么样了,这次连梅没和你一起回去,你妈别对连梅有意见了吧?要不然怎么留你留了那么久,都不放你回来了。”
姜果然是老的辣,蒋大军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技巧。
他没直接说宿傲白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本来不打算回来了,而是从他母亲那里下手,将他的迟迟不回定性为母亲的挽留。
“我妈这次病的很严重,好在找了一个比较厉害的医生,不过大夫也说了,以后还是得好好养着,不能再上班了,我和我妈说过,连梅和孩子没回去是因为实在买不到火车票,我怕她病得急,就自己一个人回来了,我妈也是理解的。”
宿傲白搬出了自己在火车上一早就想好的腹稿。
“之所以这么晚回来,也和我妈这场大病有关,因为她之后得修养,不能上班的缘故,家里打算将我妈的那个工作转给我。”
这话一出,蒋家人的脸色都变了,就连像来单纯的蒋连梅也抿着嘴,笑不出来了。
在场恐怕也就只有宿明城和宿明媚兄妹俩懵懵懂懂,不知道大人们为什么忽然变了脸色。
现在知青回城的手续很难,只有每年极少的几个名额以及被举荐成为工农兵大学生等几种方式,还有一种方式相对简单一些,那就是通过接班回去。
每一个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