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3/4 页)
爷出面,道:“好了夫人,你莫要再说了,致儿自小聪慧,我们不能阻了他的前途,既然是女婿早年就求来的先生,本事定不一般,且让致儿去吧。”
桓翕是最冷静的一个,默默看着一家人忙来忙去。
周氏一样一样的吩咐,首先衣裳就准备了许多,吃的用的更是不知凡几,这也不忘那也不落,总巴不得他把所有东西都带上。
桓老爷见外孙身边只有一个常用的小厮,就挑了他两个人给他,说出门在外不比家里,带些人跑腿办事也方便。
贺致一一受了。
没有桓翕操心的余地,桓翕只能多给塞些钱,又怕对方不要,只能给了他身边的小厮放着,让等出了泰安县再把钱给贺致。
三天后,贺致启程上了京。
桓翕送了送,但没跟别的真父母送孩子一样哭,就挥了挥手了事。
三胞胎躲在一边嘀嘀咕咕,一个说‘兄长出门了’,一个说‘兄长是去哪儿,祖母哭了’,另一个答,‘他们说去好远的地方’。
贺致去京城,桓家忙了几日,人离开了,家里又静下来。
桓翕不知道这个朝代会不会乱,会不会出事,她只知道在贺致二十多岁后一定是太平的,因为那个时候贺致已经大权在握。
但现在这几年,书中没有提及,到底是改朝换代了还是没有?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如若打仗,最不好过受苦的自然是百姓,吃没得吃穿没得穿,许多人无家可归,男儿被征兵,留在家中种田的又被征收极高的赋税,生活艰难,不是几个单薄的字几句简单的话能表达得出来的。
伏尸百万,饿殍千里。
谁都不愿意看见的景象。
但桓翕得预防着,她怕真的有这一天。打仗粮食就得涨价,吃的最首要,桓家就建了几个仓库地窖,原先就是囤粮的。
桓翕觉得也不那么安全,索性家里有个别院后头靠着山,那百来人每日训练的地方。
桓翕跟桓老爷说了,一起在那后山寻了个隐蔽的地点,开始挖山洞,这么多人动手不难,一段日子后山洞就成了。两处洞口连贯通风,左右辟成一个个小洞,连着半个月又烧了火去湿,有些小虫子也一并烧没了。
做成了之后桓翕来看过,一见就笑了,很满意,“别说存粮食了,这人都能避进来。”
地方挖得宽敞,一条直道人都能站起来走,粮食洞都在旁边墙壁上,深深的好几个。
桓翕又让人把洞内放上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