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能够分解物质的微生物(第2/4 页)
承受零下二十摄氏度不死。超过限度同样会彻底失活。
“至于产物回收的事情,它们的排泄物都是原子级的产物,只要能够有这个级别的滤网,就可以直接把他们的排泄物和分子产物分隔开。
“只要可以把东西分隔开,收集起来那自然就会很简单!”钱国强说道。
小东西个头太小,加进去的功能和限制又不少,所以,微生物的生命力和繁殖力也只有这点了。
不过,即便只是如此,放在微生物界,那也是妥妥的长寿代表繁殖标兵了。
“钱国强同志,你培育出来的这种微生物真的是世界之幸啊!”国科院的一名院士感叹道。
越是了解得多,就越是明白,这个是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而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产物没有回收价值,而且越来越难以被自然降解。
而有了这种微生物的存在,那么,国家的资源就相当于变相的多了一倍!
甚至,如果还能不声不响的让其他国家把垃圾主动送过来,到时候不仅可以赚一笔物资,还能赚一笔垃圾处理费。
总体来说,赢麻了!
只要稍微一解释,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了这种微生物的重要性!
绝密!
所有人现场签保密协议,国科院的高层当场就向钱国强讨教这种微生物的详细性质,并互相讨论,做出了初步规划!
首先,最基本的搭配就是火力发电站配上垃圾处理站。
这样一来也能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同时还能用火力发电站烧的火分出一部分来维持处理池的温度。
原则上,钱国强是赞同这个提议的,不过他还是提议用地热发电。
火力发电因为需要焚烧物质,会大量消耗资源,还会产生很大的污染,迟早会被淘汰,而地热发电必然是未来的一个能源提取方向。
现在国内的地热发电技术还不成熟,但是,正好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研究。
毕竟,发电只是一个借口,真正需要的是地热,利用地热,一边可以用来保持垃圾回收站的温度,一边可以深入研究地热发电。
至于安置位置,那就需要让地质学家们好好勘察了。
时间流逝中,一共花费了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那一缸大概有一百斤的各种垃圾分解完毕了一小半。
各科专家纷纷利用钱国强提供的恒温取样器,提取了一些样本,准备带回去进行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