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子龙到来(第2/4 页)
所以他们的评论大多偏颇,只能做依凭,不能做真正的证据,看史书最重要的是那些事情的记录,所有的事情,而不是史官个人的看法!”
蔡邕睁大眼睛:“你看过史记?”
对于早已知道的郑玄来说,并不惊讶:“嗯,他看过了!”
张任怯怯的点了点头。
郑玄听完笑道,“从历史上看来公义根本不需要我指导,甚至比我看的清楚,但我看公义和鸿豫一样更热衷于法学!”
“个人认为法学和儒家之道不一样,法家只是规范了,告诉人们底线,儒家却是希望人们的思想境界无限提拔,但儒家没告诉人底线何在,只是儒家看起来很美好,但最后会有很多儒家人士会给自己一个理由,这理由是思想境界很高的,却做了没有底线的事!两者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冲突,两者结合更好,有了做人的底线,然后追求思想的至高境界,岂不是更好?”
“哈哈哈哈,小公义有意思,十岁了吧!居然有这种见识,你老师郑玄大师可是表儒而内法,你这师拜得好!”蔡邕大笑道。
“难怪,老师最有名的学生有两个后来当了御使大夫!”张任心里想道。
“法儒结合我也只是看到张家先人的记载,说当年始皇帝就有心法儒结合,可是当时儒家人士不接受,一定要以儒家为主,这对近两百年法制的秦国冲击力太大,才会有秦国彻底放弃儒家”张任只能瞎编道。
“始皇帝想法儒结合?难怪我说为啥当年秦国法制,但始皇帝养了那么多儒家门人,可惜当时儒家对其他言论太霸道!实际上诸子百家,都有存在的意义!比如我的房中术,我家就男娃,学房中术多好!”郑玄冲着蔡邕嘲了嘲,蔡邕刚又有了一个小女儿,谓之为明姬,却没有儿子,两位大儒之间有的时候如同孩子一样,很多都会比较,在父系社会的时代,男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你只是运气好,我家文姬不比你家益恩差!”蔡邕笑着说。
张任看着两个世上大儒逗笑,两个像顽童一样,拱了拱手问郑玄,“老师,益恩师兄是老师儿子,怎么没见到他?”
“益恩乃老夫四十余得子,易子相教之道,所以益恩在雒阳拜于伯喈兄门下!今日益恩有事不能随伯喈兄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几天后蔡伯喈带着蔡文姬向郑玄告辞,他们要回雒阳去了,曹操在院墙内,窗子后面偷偷看着蔡文姬,对于这个才华横溢的小学妹,曹操很是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