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第24/28 页)
两派招齐人马的时候,都有上千人在一起群殴有几次甚至动枪了。
在当时各个革委会都有负责武斗的武工队配有枪支,那些大的乡镇与矛盾特别尖锐的地方还有自制的土炮。
当时各个村庄也分别支持不同的派系,如果相邻的两个村庄都支持同一个派系。那就好办了相互帮忙非常热情,如果反之那就火药味十足。有时两人因为派系不同见了面,难免吹胡子瞪眼一言不很容易打起来。有时两个人的冲突就会发展成两个派系的大规模混战。
当时陈中原还住在陈庄,那是造反派的实力范围。
邱玉芬所在的陈家楼有些特殊,以陈家楼的南北大街为界,南头一大队的支持保皇派。北头二大队没有明显支持的对象属于墙头草,哪个派系闹得凶就支持谁。所以没有太大的火药味,何况都是一个村的邻居。即便这样陈家楼的南北头村民在那几年的时间也很少往来。
虽然那段岁月已经远去,可陈家楼至今还保留着两个大队。
陈中原所说的保皇派三巨头邱玉芬都有印象,小时候不止一次的见过他们。
当时他们都四十来岁,在黄山乡都是名声显赫的人物。
宋满堂是邱玉芬最先见过的,他是文宣队的负责人。宋满堂是瘦高个部队文工团下来的,长得一表人才能说会道口才极佳。而且宋满堂还会说评书唱样戏,是母亲许萍的顶头上司,大部分去演出都是他带队。
然后是潘月生,邱玉芬第一次见他还是在自己家里。潘月生长得白白净净眉清目秀,带着一副黑框眼镜很有文人气质。说起话来文绉绉的,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
当时在各村都有宣讲点,一般都设在村民的家里。由革委会的人来跟村民上课,要内容就是教授毛席诗词语录和老三篇。还教村民认一些字,那是村里识字的没有几个。
邱玉芬家的老宅子就是那时革委会组织人盖的,陈家楼南头一大队的宣讲点就设在邱玉芬家里。至今还位于陈家楼的最南头,当时离村中心更远。要是为了上课方便,在地里干完活趁着天不黑直接过去,下了课再家吃饭。当时村里没有电,不少家庭连煤油灯都没有。
对于庞子山的印象邱玉芬也很深刻,他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跟铁塔似的。庞子山的功夫非常厉害,又一次村里的耕牛发了疯,见人就拱连伤了好几个。那天正好庞子山在场,上去一拳就把疯牛打死了。小孩子都把他当偶像,只要庞子山一来就缠着他教功夫。
今天陈中原一提把邱玉芬原本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