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章(第2/3 页)
产生下一次做得更好的愿望。李博士的经历告诉我们,失去成绩还可以继续努力,失去自信就失去了未来。所以作为父母也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任何时候都不要去打击孩子,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有勇气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三、帮助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
人的目标是分阶梯的,有远期、中期、近期之分,一步步地去实现。一个人如果没有近期的目标,他就不会勤奋;没有中期的目标,他就不会精神;没有远期的目标,它就没有了气势;如果目标脱离了实际,就特别容易放弃。对孩子来说,目标越具体越形象越有效。曾经有一个日本的马拉松运动员,他个子很矮,体力也没有太多的优势,他却获得了马拉松比赛的冠军。他是怎么获得这个成绩?他的做法是确立具体目标。每次比赛之前,他会沿着既定的路线跑一遍,把沿途的景色都记下来,作为阶段性的目标。在比赛的时候,他心里想的不再是遥远的终点,而是自己设立的一个个更具体的目标。第一个目标可能就是跑到前面那棵树底下,第二个目标是跑到一个奇怪的房子面前,当他努力跑到第一个目标的时候,他就产生了小小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促使他努力去实现下一个目标,最终他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人的学习成长是长跑,不是短跑,如果你能耐心地帮助孩子把远期的目标和近期的小目标都结合起来进行规划,那么孩子会有大大的成就感,保持一种旺盛的学习的精神。
第一点,帮孩子预习和总结,及时的鼓励,让孩子尝到学习的甜头,建立信心。
第二点,制定适合孩子自己的学习目标,打下自信的基础。
第三点,制定一个具体目标,一步步地实行。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态度就特别重要,与孩子好好沟通也是重要的一环。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凡是成绩好的孩子,时间管理都做得比较好。如果一个人能对日常的生活的时间养成分秒必争的好习惯,就等于延长了自己的生命。有一次,英国一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朋友们出了一个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珍贵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结果有一个智者叫查蒂格,他猜中了。他说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人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在等待的人,时间是最慢的;在做了的人,时间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