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1/4 页)
乡下的桓老爷老太太不算,县城里桓家宅子里正经主子就桓翕一个,伺候的下人奴仆却不算少,算起来得有三十来个。
这还是桓翕“病”好之后,稍微了解了些处境让桓老太太领走了一批人的结果。
借口没多找,只说自己心中烦闷,见不得人多闹腾。周氏心疼女儿自然无有不依,立马给遣送了一批下人回乡下。
留下这些说是不能再少的,主子总得有人伺候不是。
桓翕身旁两个丫鬟,采荷采莲,一开始桓翕摸不着情况以为两人是两个小丫头,之后才知道两人竟是已经配了人成过婚的,年纪二十四五左右,孩子都七八岁了。
这种已经能叫管事丫鬟,她两个在桓姐儿身边伺候了十多年,都是得力的手下。
真正的小丫鬟,只算屋子里伺候的,桓翕现在住的秋池院还有两个,平素就是收拾屋子,泡茶做些点心。另外屋外跑腿洒扫做粗活的另有四人,余下的就是外头厨房下,院子里做活的下仆了。
主子的屋子等闲不能进去,这是规矩。
哪个下人不守规矩,让主家恶了,被主家提脚发卖是常有的事。
冠有奴籍贱籍的人在这个地方似乎连人都称不上,生死自由全捏在主家手中。
桓翕病刚好时见过周氏发落了一个趁乱偷盗主家财物的仆妇。
才恍然意识到她已经离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文明时代很远了。
桓翕不太让人进自己的屋子,采荷采莲也只有事的时候的过来。
今日与往日没有什么不同,三胞胎回来了桓翕也没有多大的触动。
因桓家的三个少爷回归喧闹起来的环境又因为桓翕淡然的反应而归于平静。
桓翕夕食用得少,吃完在荷塘边走了一圈回了屋子。
油灯和蜡烛点在屋子里是一种昏黄的光线,朦朦胧胧的。即使过了一个月,桓翕还是不太喜欢。
让采荷传水,洗了个澡就进了寝间。
这会儿天已经全黑透,但对桓翕来说时间还尚早,没有多余消遣的活动,又睡不着,桓翕只靠在软榻上,手里捏着本书打发时间,正好一边晾头发。
这时代女子能读书的少,经济更繁华的地方或者说京城是如何的桓翕不知道,只知在泰安县,连桓家这样经济情况不错的家庭也不会花大力气去培养女儿。
桓姐儿上过两年学,当然不是去私塾而是桓老爷自聘请回来的老先生。原主大约就只是念熟了几本书,只些许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