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评传(第15/23 页)
作为想象的意识给予自身。(71)
萨特正是根据对想象的如上认识,对美和艺术等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想象首先是和自由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我们在分析《恶心》的时候就已看得很清楚了。另外,我们在分析《什么是文学》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萨特对作品的定义。
实在的东西永远也不是美的,美只是适用于想象的事物的一种价值,它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现实是丑恶的、荒诞的,我们要摆脱它,因此,艺术就必须是超越现实、超越存在而不是反映存在的东西。在萨特那里,想象和美关系密切。
根据上述观点,萨特认为,“艺术品是一种非现实”。(72)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萨特以査理八世的肖像画为例。在萨特看来,查理八世这一客体与画面和画布这两种客体有明显的区别。后两者是绘画的真正的客观存在。如果我们只观察画布、画框,那么审美客体査理八世就不会出现。“只有当意识经历着对世界的否定的激变过程、进人想象的境界时,这一审美客体才会出现。”(73)萨特继续分析到,这画上的查理八世肯定是和一个产生想象的意识的意向活动关联了,而这个査理八世恰恰由于被一幅画所捕捉,并因此成为一种非现实。是这种非现实构成了我们审美欣赏的对象,是它打动了我们,是它凝聚着匠心、力量和优美等。因此,在一幅画里,审美对象是一种非现实的东西。
一位画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他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把自己头脑中的意象原封不动地搬到作品中去,他只是创造出了这意象的物质摹拟物。人们一旦接触到它,就同时了解了这一意象。但是,尽管这一意象有了外在的表现,毕竟它仍然是意象。这种意象不可能现实化,也说不上客观化。阅读与创作、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只是意象的交流。根据上述见解,我们再回过来看一看萨特对现实主义的攻击,不就好理解得多了吗?
萨特对想象问题的研究与他对介人问题的研究密不可分,我们不妨这样说,介入确立了萨特艺术创作的主题,想象则为萨特的艺术作品的形式找到了根基。研究萨特美学,既不能忽视他的介入思想,也不能忽视他的想象思想。
四、活动的人
从1950年到1980年去世,萨特的政治热情越来越高,政治活动也参加得越来越多。与其说后30年的萨特是一位思想家,倒不如说是一位政治活动家。
(一)萨特的政治活动
萨特本来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意味着人类和平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