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您看这墙上的字,似乎是王二在临终前留下的线索。”(第1/3 页)
北宋仁宗年间,京城的一条幽深小巷里,每日清晨都会传来阵阵清脆的吆喝声:“卖豆腐咯,新鲜的豆腐!”这声音的主人,是一个名叫王二的小贩。
王二身材瘦弱但精神矍铄,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总是挂着憨厚朴实的笑容。他做的豆腐鲜嫩可口,如同羊脂白玉般细腻,价格也公道实惠,因而在邻里间颇有口碑。无论是家常的豆腐汤,还是香煎豆腐,只要是用了王二的豆腐,那味道总是能让人赞不绝口。
然而,一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在小巷的青石板路上,原本应该热闹起来的豆腐摊前却异常安静。路过的行人惊讶地发现,王二竟死在了自己的豆腐摊前,现场一片狼藉。原本摆放整齐的豆腐板翻倒在地,洁白的豆腐被践踏得不成样子,盛豆腐的木桶也滚落在一旁,地上还散落着一些铜钱和破碎的碗碟。
包公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立刻带着公孙策、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匆匆赶来。他们的身影在狭窄的小巷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包公来到现场,只见他眉头紧锁,目光严肃地审视着周围的一切。他蹲下身子,仔细查看王二的尸体,只见王二身上多处淤青,致命伤是胸口的一处刀伤,鲜血已经染红了他破旧的衣衫。包公站起身来,看着凌乱的现场,面色凝重地问道:“这王二平日里可有与人结仇?”
周围的邻居们听到包公的问话,纷纷围拢过来。一位卖菜的大妈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说道:“大人啊,王二这孩子老实本分,平日里见到我们都是客客气气的,从未与人红过脸,更别说结仇了。”
旁边一位卖杂货的大爷也跟着点头说道:“是啊,大人。王二这孩子勤劳善良,每天起早贪黑地做豆腐卖豆腐,就是为了能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好一点。谁能想到会遭此横祸啊!”
这时,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站了出来,说道:“大人,我昨夜看到几个凶巴巴的人围着王二叔,还听到他们说什么‘不交钱就别想好过’。”
公孙策在一旁仔细观察着现场的每一个细节,他手中的折扇轻轻摆动,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他说道:“大人,此案甚是蹊跷。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凶手作案时手段粗暴,不像是有预谋的谋杀,倒像是一时冲动所致。但王二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人,怎会惹来如此祸端,还需进一步探查。”
展昭也走上前来,拱手说道:“大人,我已询问过周围的摊贩,他们昨夜并未听到异常声响。不过,据巷口的更夫说,昨夜子时左右,他曾看到几个身影朝着豆腐摊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