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俗气(第3/7 页)
,竟蹭了尘,那薄白的脸上,也蹭了尘。
但这样一来,反倒更衬得他一双眼如墨玉,干净,洁净。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问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1
不知怎的,姜瑶这一刻,竟不想出声打扰他。
于是,便干脆安静地看着楚昭一路行事,看他领了人测土地、置水缸…
一个个储水大缸顺着沿河大街,一路铺开过去,像一副勃勃的长安民生画卷。
不过姜瑶也没跟多久,等走了会,小四郎君便嫌无聊了,拉着她就要去平时习惯去的瓦肆玩。
姜瑶离去时,还是回望了眼,她眸光留在楚昭那微微垂落的手背。
玄色甲片未盖住的手背上,那儿有一道蹭伤。
很长的一道。
他似未注意,仍低了身,拉着一道长长的软尺令周围人将缸摆正。
小四郎君扯扯她袖子,道:“瑶姐姐,别看了啦,这有什么好看的?每年这时候都要摆许多缸的,你不如与我去看我的大将军!我的大将军可厉害了,谁家的都比不过…”
姜瑶回了句“哦”,提起裙摆上了车。
……
姜瑶一走,原来还安静干活的羽林郎们忍不住“嚯”了声,一下子热闹起来。
一人揩揩额头的汗:“方才那小娘子在,我都紧张死了。”
另一人瞥他一眼:“要你紧张何事?人家是来陪郎将的!”
揩汗的那人忙道:“天地良心!我哪儿想!”
说着,他偷摸着瞧了眼前面正专心丈量土地的昭郎将,见他没注意,又道:“你方才见没?郎将唰一下就过去了,啧啧,那英雄救美的架势——”
“快闭嘴吧!”旁边人都急眼了,“莫让郎将听到,否则,你我今日都没好果子吃。”
“不说就不说。”
这人悻悻,却又忍不住想起上回。
长安夜未眠,他们羽林郎也被点了两队,连夜出城搜捕,大半夜的,火烧连庄,郎将领着那一身红嫁衣的新娘出庄…
想来,都觉热血澎湃。
“说起来,这鹊儿桥可真灵验,瞧!咱郎将和那小娘子可是在鹊儿桥相会的…”他嘴里嘟囔。
旁边那人听了,却十分不以为然:“这可不对,若说有缘,那王娘子可也在。”
“王娘子怎能与那姜娘子相比!”
“如何比不得?王娘子出身高门,容貌雅致,才学品性样样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