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治十九年(第2/4 页)
唯分数排名,明朝的科举考试毕竟要看分数还要看你的籍贯和家庭。从籍贯上来说,因为江南自古出才子,举子比别的地方更容易考上进士,但是一朝官员都不可能让江南人占全了吧,所以明朝其实也是分地域取士的,这也是能保证保护教育不发达地区也能有官员通过科举出身。
家庭上,有名的商户不能考科举是大家都知道的,还有其他贱籍之人也是不能考科举的。官宦之家的少爷们也受到了限制,毕竟他们享受了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且因为父亲或族人是官吏的缘故,他们作弊的机会也更大。为了防止官宦之家的弟子垄断科举,对于官宦子弟明朝也是另外取士的,不和一般人相同。
所以当礼部呈上这一次科举的考卷,在最上面的那一摞发现刘东的考卷时朱厚照才会惊异。上面这些基本上就是阅卷的官员公推的十名答得最好的卷子,会试的前十名基本上都要从里面选出来。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前三甲也基本上就是在这里面产生。刘东的卷子却被排在了第一位,这就意味着刘东其实就是大家公推的会元。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朱厚照也没有想到当年瘦瘦小小的刘东居然能做到这份上大笔一挥,刘东就成了新一届的会元。更因为在殿试上一篇定西策写的磅礴大气言之有物,被朱厚照亲封为探花。
杜若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快气死了,刘东对朱厚照心思不纯他又不是不知道,现在刘东居然又晃到了朱厚照的眼前去,杜若快郁闷死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刘东虽然考中探花仍然被朱厚照丢到了翰林院做编修,八百年见不着朱厚照一次。
杜若怨气满满,刘东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因为祖父祖母接连过世的而被迫在家他,终于想清楚了自己对朱厚照的感情。或许是第一次见面时朱厚照笑得那样阳光的笑容,就此把自己俘虏。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朱厚照已经贵为天子,和自己再无可能。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做一个臣子,默默的守在朱厚照的身边。但是现实是自己考中了探花,却被扔在了翰林院,无聊的在各式的记录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他们两各自斗气,朱厚照却不知道,他其实很看重刘东。刘东在数学财务方面的天赋,一直是他非常羡慕的。在不知道刘东居然在科举上有这么彪悍的战斗力时,朱厚照就想过等刘东长大了先安排他到户部学习,有自己罩着,不怕他爬不起来。
但是现在刘东凭借自己的力量考上了探花当然好,为了刘东以后的仕途着想,朱厚照还是把他扔到了翰林院,为他博一个出生清贵的名声。至于刘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