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弘治八年(第3/4 页)
我能喜欢吃汤圆才怪。”朱厚照的妈妈是南方人,她的家乡有春节吃汤圆的习惯,每年过年都逼着朱厚照吃满十二个才罢休。在这一点上两个妈妈还真像。
杜若听他说着曾经两人一起经历过的那些事,忽然有种奇妙的穿梭时光的感觉,好像自己和朱厚照还在现代生活一样。“阿姨不过想讨个好寓意嘛,十二个月,月月抱元宝嘛。”在朱厚照妈妈的家乡,汤圆也叫元宝。
“其实久了没吃还挺想念的。”朱妈妈做的汤圆其实很好吃,就是量实在有点大。“说起来我妈也做过这种口味的汤圆。”
“我跟阿姨学的,吃起来怎么样,有没有继承阿姨的精髓?”在现代时朱大少爷是个厨艺白痴,他又挑嘴,杜若没有办法,只能自己亲自动手了。
“当然是我妈做的好吃,我妈做的肉汤圆是一绝啊。还有我妈的全猪宴,可惜你还要守三年的孝啊,暂时不能做了。”朱厚照对古代这种守孝方式有那么一点点的怨念。好不容易寻着了分别多年的情郎,现在居然连面也见不上。这种感觉那叫一个纠结。
“你也别一直吃这些清汤的寡水的东西,正长身体呢。”杜若尚在孝中只能吃粗茶淡饭,按严格的礼仪是不能吃大鱼大肉的。朱厚照见了几次都是豆腐青菜之类的东西。杜若回京城半年多了,愣是没长什么肉,急的朱厚照抓耳挠腮。
“其实也没什么,这些东西做的一向精致,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营养好,味道也不差的。”杜若反而觉得这些菜很好吃,候府的菜蔬一向釆买的都是最好的,做菜费得功夫也不比寻常家常菜,比现代顶级厨师做的菜也是也不差的。
朱厚照好容易把一大碗汤圆都装进了肚子里,忽然想起了杜若的那个愤青师傅。“说实话,你不吃肉是不是因为你那个神经病师傅?”
江秉炎荐来的白安贤不仅是个愤青还是个老古董。什么杜若守孝还到处乱跑啦,什么侯府太过靡费之类的。朱厚照不知道这个人的脑袋是怎么长得,人人都不拿他当一回事,他还以长辈自居。
“怎么又扯上他了。杜氏夫妇到底养了我一场,我按照现在的礼仪为他们守孝也是应该的。”杜若把汤圆都吃完了,递上一小碗浓浓的山楂水,让他消食。
“也是的,如果我的皇帝爹死了,我大概也会伤心死了。”朱厚照轻轻抿了一口,酸的不得了,“好酸呐。”朱厚照抓起旁边的茶就猛灌,终于好了点。又八卦道:“那白安贤到底考不考得上进士呢?”
“乖乖喝了吧,待会儿你还要回宫。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