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冯云山噩耗传来,咸丰帝大发雷霆(今日两万更达成)(第4/8 页)
赵匡胤说到这里,眉飞色舞地开口道:
“这就是最佳的制衡之道啊!”
大宋是历史上最讲究制衡之道的王朝。
作为大宋的开创者,赵匡胤在这方面是非常有心得,也非常感兴趣的。
这位大宋皇帝得意地甩了一下头顶帽子两边长长的尾翼,道:
“眼下冯云山已经死了,太平天国内部又没有人有资历、能力完美接替,那杨秀清和萧朝贵的联盟必然压过了洪秀全。”
“平衡不就打破了?”
平衡一旦打破,接下来的很多事情可就由不得入局者们了。
赵德芳沉吟片刻,提出了新的想法。
“洪秀全应该会拉拢韦昌辉,重新形成二比二的局面。”
赵匡胤摇了摇头,缓缓道:
“就算韦昌辉加入洪秀全这边好了,也只是暂时缓解罢了。”
“因为那样,中立派的实力就弱了。”
本来嘛,洪、杨、中立三派都是两人。
冯云山死后,韦昌辉加入洪派,那么洪、杨两派也还是两人,但中立派就只剩下石达开一人。
这意味着什么?
中立派的实力直接被削弱了一半!
用最极端的情况来说。
洪、杨翻脸内讧,结果必然是一方全军覆没,一方元气大伤。
如果是韦昌辉、石达开两个中立派,那么洪、杨无论谁获胜,都可能会遭遇中立派的致命打击。
但只剩下石达开一个中立派的话,洪、杨之中无论谁获胜了,元气大伤之下依旧还是有很大机会干掉石达开的。
这种对比的改变,就造成了一个事实。
冯云山死前,洪、杨在有矛盾的时候都会更倾向于妥协,寻找一个折中方案。
冯云山死后,洪、杨在有矛盾的时候便会更倾向于干掉对方,接着逼降或者再干掉石达开,大权独揽。
“没有了相互之间的牵制,这接下来的太平天国政局,怕又是一场好戏喽!”
赵匡胤越说越是激动,心中的期待不加任何掩饰地展现在了脸上。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紫禁城,御书房。
“什么,英国人私自运送大清子民出外洋,疑似将大清子民作为奴隶贩卖?”
看到这份来自广州知府的奏折后,咸丰皇帝勃然大怒,直接拍桌。
“这些个该死的英国人,真是越来越过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