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蜀虏再犯、仲权阻敌(第2/3 页)
指派他充当一名看守稻草的小吏。
邓艾非常喜欢军事。他每每见高山大川,都要在那里勘察地形,指划军营处所,遭别人讥笑也不介意。
就这样,邓艾平淡地过了近二十年。后来总算当上了典农功曹,协助管理屯田事宜。
一次,邓艾上洛阳去呈报,有机会见到了时任太尉的司马懿。司马懿很赏识他的才能,因此破格征召他为太尉府的掾属,他的人生也因此而开始转折。
正始初年,魏国准备在东南淮泗一带进行屯田,积储军粮,对付吴国,因此就派邓艾前往视察。
邓艾从陈县、项县一直巡视到了寿春。经过实地考察,他提出在当地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以灌溉农田、疏通漕运,以及在淮北、淮南实行大规模军屯的意见。
由于口吃,他不便向上级汇报自己的想法,因此便写了《济河论》一文,来阐明自己的计划。
他在此文中提出,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
司马懿看完他的计划后,非常满意,于是便开始施行。
从正始二年起,魏国在淮南、淮北广开河道,大举屯田。北以淮水为界,自钟离以南,横石以西,至水源头之间的四百多里范围的土地上,五里设置一个军屯营。每营六十人,一面屯田,一面戍卫。同时,对淮阳、百尺两条河渠也进行了拓宽,从黄河引水注入淮水和颍水,颍南、颍北还修成了许多陂田。
淮水流域挖掘了三百多里长的水渠,灌溉了农田二万顷,从而使淮南、淮北连成一体。
几年之后,从京都到寿春,沿途兵屯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出现了一派繁荣富庶的景象。
从此,魏国在东南的防御力量也大大加强。每当东南有战事,大军便可乘船而下,直达江淮。军资粮食有储备,又没有水害。
这些自然都是邓艾的功劳。
后来,邓艾便出任参征西军事,转任了雍州南安太守。
只听邓艾继续说道:“将……将军,艾……艾以为,蜀虏如欲……欲北上,与……与胡王交……交接,必……必从此……处经过。”
邓艾一边断断续续的说,一边以手指地图。众将看时,原来邓艾所指之地,即是沓中。
沓中,虽是阴平郡中一苦寒小县,但其却处于魏国凉州与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