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7/10 页)
【说明】
秋日江头漫步,一路所见,信手拈来,都成画境。画面的基调是明净远大的,不象一般诗人的悲秋之作,但也略带一点凄清,尤其是结尾三句。
[双调]沉醉东风
秋日湘**中
①山对面兰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是几叶儿传黄败柳。【说明】
这一首的秋景写得更加有生气:“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简直是充满了喜悦。“是几叶儿传黄败柳”,最后才点出了秋的凋零消息。【注释】
①湘阴:今湖南湘阴县。
马谦斋
马谦斋,生平不详。从现传的十七首小令看。他曾经在大都、上都等处做官,对京师景物、边塞风光表示赞赏。后来到杭州过富裕的寓公生活。“辞却公衙,别了京华,甘分老农家”,是他当时的自白。张小山[天净沙]《马谦斋园亭》:“簪缨席上团,杖藜松下盘桓,”则替这个富贵闲人画了像。
小令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①
秋[快活三]芰荷衰,翠影稀,豆花涼,雨声催。谁家砧杵捣寒衣,万物皆秋意。[朝天子]燕归,雁飞,霜染芙蓉醉。长江万里鲈正肥,漫忆家乡味②。啸月吟情,凌云豪气,岂当怀宋玉悲③?赏风光帝里,贺恩波凤池④,喜生在唐虞世。[四边静]香山叠翠⑤,红叶西风衬马蹄。重阳佳致,千金曾费。黄橙绿醅⑥,烂醉登高会。【说明】
原作共四首,分写一年四季景物。春、秋两首,都以燕京为背景,从中可见当时元朝京都繁华场景,以及那班御用文人吟风弄月的生活。【注释】
①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中吕宫带过曲。快活三句式:五五**,共四句四韵。四边静句式:四七四四、四五,共六句六韵。这两曲都极少单独作小令用。朝天子已见前张养浩曲注。
②“长江万里鲈正肥”二句:晋张翰,松江人,在洛阳做官,看到朝廷的乱象已成,见秋风起,就借口思念故乡的鲈鱼脍与莼菜羹,弃官南归。
③宋玉悲:宋玉,战国楚人。他的《九辩》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开端,后人称为宋玉悲秋。
④贺恩波凤池:在凤池上承受皇帝的恩宠。贺,疑当作“荷”;荷,承受意。唐贾至《早朝》诗:“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凤池即凤凰池,指亲近皇帝的中书省所在地。
⑤香山:在北京西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