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有始览(第7/15 页)
例,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文章引用
《庄子·达生》的一段论述,进一步指出“有所殆者,必外有所重”,把造成认识主观片面的根源归结为存私欲、重外物,这与本书反复倡导通晓“性命之情”是一致的。
本篇与《先识览·去宥》主旨相同,可参看。【注释】
①尤:通“囿”。蔽囿,蒙蔽,局限。
②悖:谬误。
③要:关键。
④乡:通“向”。
⑤鈇(fū):斧子。
⑥抇(hú):掘。谷:坑。
⑦邾(zhū):古国名,亦称“邾娄”,后改称“邹”。周武王封颛顼之后于邾,后为楚所灭。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
⑧甲裳,战衣。帛,丝织品。
⑨公息忌:人名。
⑩组:用丝编织的绳带。
窍:孔。
且:然而。
伤:诋毀。
而:如果。便:利。
伤:妨碍。
累:这里是损害的意思。
恶:丑陋。
商咄:人名,以貌美著称。章炳麟认为即春秋时宋公子商咄。
反:返回。
引文见《庄子·达生》篇,文字略有出入。
瓦:陶器,土烧之器。殶:字书无此字,当为“”之误。,古文“投”字(参用洪颐萱说)。这里是下赌注的意思。翔:这里是安详、坦然的意思。
钩:衣带钩。战:惧,担心。
殆:迷惑。
祥:善,这里指赌技精巧。
泄:狎,亲近。
内掘:内心不安。掘,不安详。
两事详见《去宥》篇。前事言齐人欲得金而夺人之金,徒见金不见人;后者言秦墨者相妒致使秦惠王偏听偏信。两事都是“有所尤”造成的。
老聃:即老子。
植木:直立的木头。
扩:扩充,这里指由于受到外物的干扰而心神不安。听言【正文】
四曰: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三代分善不善,故王。今天下弥衰①,圣王之道废绝。世主多盛其欢乐②,大其钟鼓,侈其台榭苑囿③,以夺人财;轻用民死④,以行其忿。老弱冻馁,夭膌壮狡⑤,汔尽穷屈⑥,加以死虏。攻无罪之国以索地,诛不辜之民以求利,而欲宗庙之安也,社稷之不危也,不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