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顿悟(第3/4 页)
平凡之人,大概当狗熊的几率最大。
想通了的徐灏头脑清醒,突然间福至心灵,正色说道:“臣当尽心尽力辅佐皇太孙,立誓终身维护陛下生怕之夙愿,为我大明鞠躬尽瘁,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心中升起杀机的朱元璋立时欣慰笑道:“好!希望你能记住今日对朕的承诺,也希望朕没看错人。只要你能对允炆忠心耿耿,朕保你一生荣华富贵。朕可断言你徐灏必当成为国之栋梁,青史留名。”
如此心怀鬼胎的徐灏和同样心怀鬼胎的帝王相视微笑,君臣相得老少相宜,其实心里压根就不信对方一个字,呸!糊弄鬼呢?
朱元璋高兴的道:“把你家老太君尽快接回来,一家人也早日团聚。嗯,如何用你自有允炆去仔细斟酌,朕就不越俎代庖了,不过朕岂能亏待于你?听闻你父亲善于处理琐事,那就去光禄寺做个典薄,你娘封为六品诰命安人。”
“光禄寺?那不就是管着吃喝拉撒和祭祀的内务府嘛?哦谢主隆恩,我爹他也算是人尽其才了。”徐灏笑道。
夜晚返回家中的徐灏亲笔修书一封,第二天一早光明正大的吩咐李秋把书信打官府驿站送往北平。信中实话实说,告知燕王陛下赏父亲官职打算接全家人回来云云,至于朱棣几时放人那就不归徐灏管了。
徐灏对改换门庭一事毫不担心,先不说和朱棣多年来的暧昧,彼此关系稳固的很,帝王也是好意不假。问题是他有心卖身投靠,也得人家朱允炆愿意收留才行。
而且徐灏的心态已经起了很大变化,不再执着于世俗名利和民族未来,如今身上没有官职给了他大隐隐于市的方便,可以静心下来好好思索一些事。
毫无疑问姚广孝的失踪意味着历史已然发生了改变,这令徐灏惊醒过来,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每一步都得走的格外小心谨慎。
太阳照常升起,不提蛰伏的徐灏默默准备着帝王驾崩的那一日到来,抓紧时间和各方打好交道。
萧家村里在萧家老太太的牵头之下,因有徐灏隐在幕后,各家乡绅富户顾忌之余,遂同意拿出粮食来接济乡亲们。
萧家徐家首先带头很是慷慨的各拿出五千石粮食,这有了表率,自然有钱人不好意思出手太吝啬了,开仓放粮,一举筹集到了两万石米面等五谷。
粮食得统筹精心管理,灾荒时比金银更珍贵,丝毫不能马虎大意。五百人的护卫队顺利成立保护粮食外,带着刀枪棍棒分派人手到处巡视。
徐灏觉得不保险,又采取人海战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