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刺刀(第3/4 页)
和读书人一律平等,起码在这辽东,任何人的后代都可以读书做官,可以穿丝绸可以任意改变职业,不会受到任何歧视。”
王鉴等数百工匠即使早知徐灏善待他们,也没想到竟会善待到如此地步,都被惊呆了。
“大人。”王鉴神色复杂的刚要继续说下去,被徐灏伸手阻止住,“什么都不用说了,即使王爷怪罪那也是我来一力承担。绝不会牵连到大家伙身上,当年我对你们的承诺就一定会兑现,只要徐某不死,也一定会坚持下去,绝不反悔。”
不提工匠们对此议论纷纷。有的相信有的怀疑,但不管怎么说,人人都对信守承诺的徐灏非常尊敬和感激,即使终究是昙花一现。
摆脱世代传承的桎梏和低贱的社会地位,后代子孙可以读书做官或从军习武光耀门楣,此乃无数匠户自宋元以来的梦想。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这是这一刻很多男人的想法,顿时纷纷散开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了工作中。
精神大振的王鉴拉着徐灏朝着山洞走去,经过长长的隧道,来到兵工厂的最核心区域。
山洞深处不时传来叮当的敲打声,一辆辆推着碎石的独轮车来回往复。徐灏对这里很熟悉,因为是他亲自选择的地方,这两年还会修筑大连城池时顺便修建一个更加隐秘坚固的家族核心兵工厂和安全基地。
在一间密室里,王鉴指着架子上的东西说道:“幸不辱命,大人真乃奇才,看似简单的建议,却一举使得眼下瓶颈迎刃而解。”
架子上排列着一个个涂满油脂的纸壳子弹。另一边石壁上悬挂着锋利刺刀,此乃历史上不亚于马镫的小发明,却对火器的发展产生过不可估量的贡献。
徐灏满意的道:“马上着手装备部队,终于可以淘汰掉长矛兵了,射速提高了多少?”
王鉴说道:“每分钟可以达到三四发,如果改为线膛枪的话,三百米外即可痛击骑兵,如果人数相差不悬殊,三千火枪不等近万骑兵冲到近前,应该能彻底把骑兵击溃。就算有一两千的漏网之鱼,装上刺刀也足以取代长矛手和蒙古骑士一战了。”
徐灏笑道:“我麾下总共不到一万兵力,争取在一年内都换上线膛枪,滑膛枪继续生产,早晚得普及人手一枪。”
密室里到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和零件。徐灏手里拥有无烟火药和雷汞,王鉴正在全力以赴的研制火帽,也就是各式子弹炮弹发射必备的底火。
现在的燧发枪是前装火药弹丸,必须站着装填很麻烦,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