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土鸡瓦狗(第2/4 页)
刑部侍郎金有声、国子监祭酒张显宗等四处征兵,号召天下勤王。
被放逐的齐泰和黄子澄被召还共同商议防守大计,可惜声望大跌无法服众,文武官员一致认为他二人乃是连连失利的罪魁祸首,朝会是毫不客气的大肆斥责。倒是方孝孺由此脱颖而出,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被朱允炆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苏州知府姚善、宁波知府王琎、徽州知府陈彦回、松江同知周继瑜、乐平知县张彦方、前永清典史周缙等先后起兵入卫。
建文帝下旨命姚善兼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嘉兴五府之兵。
这时方孝孺向建文帝献策说:“事急矣,宜以计缓之,可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当至,北兵不习舟楫,我借长江天堑,与之决战于江上,胜负未可知也?”
建文帝遂请得皇太后之命,说服庆城郡主前往燕军议和。
庆城群主乃朱元璋从兄蒙城王朱重的第四女。辈分上是朱棣的堂姐,身为女流却参预到国事里,可想而知此时双方的消极态度。
朝中上下都期盼郡主此行能够稍缓燕军,问题是朱棣是何等人?不晓得抓住时机那他枉自带兵这么多年,打了这么多胜仗。
六月初一日。后世的儿童节,朱棣命都指挥吴庸集合船只于瓜州,命内官和都指挥华聚率兵进至浦子口。
浦子口与京城隔江相对,华聚率船队进行试探,遭到官军激烈抵抗,大败而归。
不知何故,朱棣不想调和徐灏同穿一条裤子的沐皙率领舰队前来助战,也不想把徐灏和长子调到前线,倒是看到带领五千朵颜骑兵赶来的朱高煦,顿时忧虑一扫而空。
朱棣一手仗剑,一手抚着儿子的后背,说道:“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大喜,连日来就为了和兄长一争短长,不惜千里迢迢返回北平,召集新一批的蒙古骑士前来,再次许诺一等事成之后,大宁府就归属朵颜人。
与此同时,朝廷感到大战在即,恐何福独力难支,派遣都督佥事陈瑄前往援助,谁知陈瑄直接跑去投降了燕军。
何福身边的监军是兵部侍郎陈植,亲临江上慷慨誓师,鼓励将士们拼死战斗,但军中有都督金甲却倡言燕兵不可抗,不如学陈瑄一起投降得了。
陈植大怒,当场严厉斥责金甲不知顺逆,不懂君臣大义,金甲恼羞成怒,上前一剑砍死了陈植,然后率所部船队官兵投奔燕王去了。
如此临战之际,多位大将纷纷叛变,使得官军士气大为低落。朝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