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之根(第3/4 页)
以不自觉地“自树立耳”,在语言上向古诗词中的无我之境靠拢。在这方面,应该肯定,阿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甚至比有意要用唐诗格调来写小说的何立伟还要高出一筹,有些地方已经达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如《雪山》一节的结尾三小段:
梦中突然见到一块粉红,如音响般,持续而渐强,强到令人惊慌,以为不祥,却又无力闪避,自己迫自己大叫。
却真的听见自己大叫,真的觉到塑料布在脸上,急忙扯开,粉红更亮,天地间却静着,原来非梦,只是混沌中不理知那粉红就是晨光中的山顶。痴痴地望着,脑中渐渐浸出凉与热,不能言语。
山顶是雪。
这是一组非常娴熟的“蒙太奇”,如同最先锋的实验电影,尤其最后一句:“山顶是雪。”的确是精彩,可以说的确是触到了汉语的“根”。但是,汉语的根在其自身的时空里,并非是无我之境所能概括的。王静安先生又云: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而阿城则一味追索无我之境,不管是静是动,是由静之动还是由动之静,只是“咔哧咔哧”,纯写感官效果,立志做文字上的印象派。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恰恰是疏远了“根”,背离了“根”。阿城的“三王”写得好,大家喝彩,为什么?因为那里既有有我之境,也有无我之境。无论棋王、树王、孩子王,主语都是大写的。在那个世界里,主谓宾的关系相处得很好,一方面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另一方面又我与物化,显得不即不离。羚羊挂角,这才真正烧出了一点“根”的味道。而阿城却觉得小小“三王”的世界已然施展不开了,一省事,搞了个“百团大战”式的《遍地风流》,笔走偏锋,专作瘦硬麻涩之语,顿时显出小家子气来,连篇累牍都是这类半马怪式的言语:
都说着,都上了车。车发动着,呼地一下窜出去,都摔在网上了,部笑,都骂,都不起来,说,躺着吧。
读多了,真替作者累得慌。仿佛看见他吃力地挥着斧子,遍地是汗,一点也不风流。他也许以为字里行间留下的想象空间越多就越透着有本事吧,“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就是吗?可是他实际上留给读者用想象去填补的,更多的只是句子成分,而并非艺术形象。正如一个初学汉语的老外,结结巴巴地对中国朋友叙述说:“后半夜,人来叫,都起了。”中国朋友只会通过询问来增补他的句子成分,而绝不会把他认作中华民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