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说话不算话 如何解决沟通中的变(第4/7 页)
,并不是不让他随意支配,真正健康的「随意支配」,是在健康的消费观地指导下,量入为出地通过金钱享受生活的美好。
孩子的角度:
显然,题主的处理方式是有问题的。让父母感到心寒不说,运气不好的话可能还会挨一顿胖揍。
更何况,作为成年人,之后会面临的不开心还有很多,如果每一件事都通过「发脾气、撒泼」解决的话,那也很难做到真正的成熟。
如果我是当事人,我可能会这么和父母说:
「我刚刚发脾气并不是因为没有拿到那一万块钱,而是你们给我许下诺言后,却用这样的方式敷衍我,一方面,我觉得我被戏弄到了,另一方面,你们骗了我,又不当回事的态度,让我忍不住想,下一次是不是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表达自己生气的原因。
「和你们发脾气是我不对,毕竟你们是我的父母,让我考985也是希望我好,我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承认自己的问题,给父母台阶。
「站在父母的角度,孩子学习是为了自己,可站在小孩的立场,我学习确实还是为了你们。或许以后进入社会会体会更深,但现在的我确实不爱学习,每次做卷子做不出题的时候都很想撕掉卷子。让我坚持下来的动机,并不仅仅是那一万块钱,而是你们骄傲地和别人夸奖我的样子。
我想变成让你们引以为傲的孩子,为此我付出努力了,我也希望在我努力前进的时候,你们可以信任我一点,站在我的角度考虑考虑事情。
我知道,你们担心我养成不好的消费习惯,但我总是想尝试一下,不仅仅是为了花钱享乐,也是想学着管理钱财,甚至研究怎么样赚钱,看看这笔钱我能用多久。」
——提出自己的诉求。
「你们可以给我开一张银行卡,第一学期先给我五千,剩下的帮我存起来,我正好看看自己的自控力如何,是否真的可以钱生钱,还是只是用来消费。如果我的消费观真的有长进,希望爸妈也能信任我一点。」
——各退一步,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是一段详细版的表达,放在真实情境使用的时候,可以简化一些。
试想,假如你们是父母(那种特别不讲道理、把孩子当猴耍的不算在内),面对一个遇到冲突就大哭大闹的孩子,和一个在有冲突的时候认真解释、积极解决问题并提供方案的孩子,你们更愿意相信哪一个?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面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